高楷淡聲道:“城中情況如何?”
斥候忙道:“卑職探知,蕭憲下令,讓姚常節製均、金、房、鄧四州兵馬。”
“這些時日,西、南、北三麵城門之外,援兵絡繹不絕,恐怕城中兵卒不下四萬之眾!”
“四萬之眾?”張建兆吃了一驚,“區區四州,怎有如此多兵卒?”
須知,高楷坐擁九道,一百五十二州,為了不違農時,也不過十五萬常備兵馬。
小小均州,竟彙聚四萬之眾,簡直匪夷所思。
斥候肅然拱手:“卑職屢次探查,城門外煙塵蔽日,三州援兵從早至晚,毫無停歇,想必不假。”
唐檢點頭:“奉宸司校尉潛入城中,確實發現援兵不絕於道。”
高楷看向一人,笑問:“元崇,你如何看待?”
李元崇拱手:“依末將愚見,城中必定有詐!”
“何以見得?”
“其一,兵貴精而不貴多。”
李元崇侃侃而談,“其二,要供養這麼多兵馬,所需糧草巨大,僅靠武當小城,力有未逮。”
“沒有糧草,兵馬再多也支撐不了多久,反倒容易嘩變。”
高楷頷首一笑:“此言甚合我意。”
張建兆猶然不解:“這姚常究竟在玩什麼把戲?”
徐晏清笑道:“自古以來,若要以少勝多,無非兵行險招。”
高楷點頭:“白日裡,武當城防禦嚴謹,難以發現破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到了晚上,免不了鬆懈幾分。”
“元崇、建兆,今夜子時,你二人隨我一探究竟。”
“其餘人等,在城外安營紮寨。”
“遵令!”
……
武當城,望嶽樓。
此樓高八仞,位於大隅首西南角,如鶴立雞群,登上樓頂可俯瞰全城。
不光有了望軍情之用,還可宴請賓客,吟詩作賦。
按周製,城內大街凡二,從東門至西門、南門至北門,直街各一,合為“十”字大街。
這“十”字街中心,為四隅總路之衝,稱為“大隅首”。
此刻,姚常正登高望遠,笑道:“正如道長所料,這疑兵之計,果然震懾秦軍,使高楷裹足不前。”
他口中道長,卻是個須發皆白的老道士,在武當山上修行,自號玄元子。
“恕貧道直言,高楷智計百出,似能洞察微末,料敵先機,姚刺史不可輕忽大意。”
姚常神色一凜,忙道:“道長所言甚是!”
“若非道長指點,我怎能修築這藏兵道,迷惑高楷。”
“待來日擊退秦軍,我必向陛下引薦。”
玄元子並未居功,反倒打個稽首:“姚刺史謬讚,貧道世外之人,不敢領受。”
“下山數年,也該回去清修了。”
姚常吃了一驚:“道長為何棄我而去?”
他和玄元子相識多年,倚仗其趨吉避凶的本事,屢立大功,從一介小卒,升至將軍,又轉為刺史,深得蕭憲倚重。
本想齊心協力對付高楷,卻不料玄元子有分彆之心。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