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晏清目光一亮:“大王坐擁十道,何不登臨九五?”
李元崇亦然拱手:“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大王乃實至名歸!”
高楷微微搖頭:“不必急於一時。”
封長卿暗自納罕,天下群雄,皆迫不及待稱帝,惟有大王,毫不急切,不知是何緣故。
孫伯端瞧出幾分門道,貿然登臨九五至尊,怕有傾覆之憂,還需維穩。
高楷環顧左右,笑問:“章瓊何在?”
“微臣拜見秦王!”章瓊越眾而出。
高楷看他一眼,頭頂青氣成雲,紅光熠熠,倒是一員封疆大吏。
“你勸降蕭憲有功,便為秘書丞,撰寫公文。”
“謝大王!”章瓊喜不自勝。
秘書丞雖然品級不高,卻可常伴高楷身旁,這可是求之不得之事。
高楷揮手請起,笑道:“山南東道十五州戶籍、地圖、律文、製書,有勞你和長卿二人整理一番,待我過目。”
“遵令!”章瓊、封長卿連忙應下。
待兩人離去,夏侯敬德嘟囔道:“大王,這章瓊隻知逢迎君上,卻無直言進諫之風骨,何必予他高位?”
高楷淡聲道:“他雖善於奉承,但為官能耐尚可,否則,楚國怎能支撐這麼久?”
“況且,他勸蕭憲歸降,乃大功一件,自當封賞。”
“是!”夏侯敬德連忙閉嘴。
張建兆忽然建言:“大王,楚國群臣,大多阿諛之輩,尤其伶人,豆革、袁韜、溫全義等,諂媚惑主,理當絞殺!”
徐晏清笑道:“旁人倒也罷了,這豆革著實膽大,眾目睽睽之下,竟敢扇皇帝耳光,簡直不可思議。”
提起此事,眾人皆感驚奇。豆革扇蕭憲耳光倒也罷了,竟毫無懲罰,蕭憲也不生氣,反倒給他加官進爵。
讓人不知該感歎豆革吃了熊心豹子膽,還是蕭憲寬宏大量,沒心沒肺。
高楷笑了笑:“有其主必有其仆,不外如是!”
“把這些伶人貶為庶民,連同宮女、宦官們,一律放還。”
“再取內庫中錢財,分賜將士們。”
眾人皆讚:“大王仁德!”
唐檢忽然提起一事:“大王,郭將軍稟報,郢州刺史褚俊獻城歸降,請您示下。”
“褚俊?”高楷目光一亮,這倒是一員大才。
“你去郢州一趟,請他來江陵,我另有任用。”
“是!”
眾人皆是驚訝,大王對這褚俊,著實重視。
李元崇忽然問道:“吳軍尚在公安城麼?”
唐檢搖頭:“奉宸司探知,袁文毅率軍退回,至江南西道,澧州方向,卻不知作何打算。”
“此外,複州刺史柳公寂與他隨行。”
張建兆不解:“這袁文毅就此偃旗息鼓了不成?”
李元崇眸光一閃:“若不出我所料,他必圖謀黔中道去了。”
“何以見得?”高楷笑問。
“楚國覆滅,我秦國與吳國之間,隻剩這黔中一道。”
“郝金稱曾歸順吳國,卻降而複叛,袁弘道怎不惱怒?”
“若能收回黔中道,也算一件大功了。”
張建兆急切道:“黔中道與我秦國劍南道、山南西道、山南東道儘皆毗鄰,怎能任由吳國奪去?”
“不如立即發兵,搶在袁文毅之前,拿下黔州。”
高楷遠眺天際,搖頭道:“黔中道可不是那麼好打的,打下來也難以治理。”
“先把山南東道十五州穩定下來,再議動兵之事。”
眾人也無異議,和黔中道相比,自是山南東道更為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