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太極宮,兩儀殿。
楊燁拱手道:“大王,崔節度使上報,新羅與倭國商人,跨海而來,在登、萊二州登陸,想在我秦國經商,往來長安、洛陽。”
“請您定奪!”
“新羅、倭國?”高楷驚訝,“可是正經商人?”
這時節,海上可不缺乏海盜,時不時上岸打家劫舍。
楊燁頷首:“崔節度使查明,這兩國商人,有國中敕牒,應當無誤。”
“敕牒?”高楷眸光一閃,竟是官派商人,這倒是有趣。
這些商人,想必是來打頭陣的,捕捉商機的嗅覺,倒是靈敏。
“他們都賣些什麼?”
“新羅商人販賣人參、牛黃、海豹皮、藥材和銅。”
“倭國商人運來黃金、白銀、茯苓、硫磺、珍珠和鹿茸。”
高楷笑道:“都是些好東西。”
“遠來是客,讓崔皓放行,可往來都畿、京畿兩道,不過,不許他們隨意亂竄。”
“是!”
蕭宇擰眉:“大王,我秦國地大物博,還缺這些東西麼?”
“放任新羅、倭國商人往來,難免滋生亂子。”
高楷不以為意:“強龍壓不過地頭蛇,他們來了,就得遵守我們的律法。”
“隻要合法經營,按律交稅,不挑起事端,大可讓他們往來。”
“我們既是東道主,何必拒人於千裡之外。”
說到這,他朗聲道:“讓登、萊二州刺史,擇良港設典客署,專門接待海外來客。”
“遵令!”
徐晏清忽然提起一事:“大王,丁刺史上報,高寺丞已然啟程,昨夜抵達京兆府,離長安城不遠了。”
高楷微微點頭:“興仁,等他到了長安,你帶他來見我。”
“是!”安興仁連忙應下,笑吟吟道,“大王,說來也巧,高寺丞和微臣兄長侄女同來長安。”
高楷好奇:“安修貴侄女?”
“她來長安遊玩?”
安興仁搖頭:“微臣兄長這侄女,有一支商隊,前來長安做買賣。”
高楷來了興致,商隊女東家,這可不常見。
“她做什麼生意?”
安興仁笑道:“她出身敦煌康氏,人稱康娘子,因夫君病逝,執掌史家商隊。”
“從西域諸國運來香料、珠寶、藥材,到長安販賣,采購蜀錦回去。”
他將康胭脂經曆一一道來,引得高楷大讚。
這位康娘子,既是個經商奇才,眼光獨到,看準絲綢行業。又是個語言文字人才,善於財務管理,更在絲綢之路上,創建物流體係。
著實叫人驚歎。
徐晏清笑道:“我秦國當真人才濟濟,各行各業都有佼佼者。”
“不光有竇易、羅彙、鄒文禮這些須眉,也有蕭麗質、周五娘、康娘子這些巾幗。”
竇儀蹙眉:“都是些商賈,逐利而來,利儘則去,有何可稱道的。”
高楷笑了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莫要小看他們。”
楊燁倏然開口:“大王,河西道七州刺史,任職多年,也該按功升遷、平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