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孩子吞著涎水,立即走不到道了。
所幸,姚常贈他們一些銅錢,尚可買來裹腹。
一家人吃得滿嘴流油,恨不得把舌頭也吞下去。
歐陽銘也顧不得名士風範,隻想填飽五臟廟,忽一轉頭,見坊中擺出奇珍異寶,仿佛流水席一般,任人觀賞,不由愕然。
“這是做甚?”
身旁一名圓領袍衫的文士笑道:“樂遊原上清秋節,此乃城中富商大賈們踏秋賞景,順便爭奇鬥富。”
歐陽銘歎道:“未料,城中商賈如此豪富。”
不光商賈們,這一日天高氣爽,也有不少年輕郎君、娘子外出遊玩,人流如織。
王氏忍不住讚歎:“這樂遊原當真熱鬨繁華。”
那文士搖頭失笑:“若論熱鬨繁華,數東、西二市與曲江池為最。”
東、西二市雲集世間珍寶,保管叫人大開眼界。至於曲江池,乃長安城第一園林,風景如畫,這初秋時節,更美不勝收。
聽他一番描述,一家人都忍不住憧憬起來。
正暢想時,忽聞一道驚喜聲傳來:“恩師?”
歐陽銘循聲看去,驚訝道:“章瓊?”
“弟子拜見恩師!”章瓊拱手下拜,“盼了這麼久,總算把恩師盼來了。”
歐陽銘忙道:“你如今是秦王麾下秘書丞,不必行此大禮。”
章瓊搖頭:“恩師傳道授業解惑之恩,弟子永不敢忘。”
歐陽銘頗覺欣慰,暗道自己教了個好弟子。
寒暄片刻,他帶著妻兒,隨章瓊來到永興坊。
“恩師、師母快請進,這座府邸是大王賜下,予我一家所居。”
歐陽銘感慨道:“昔年,你在嶽麓書院求學,後來,你去了楚國為官。”
“到如今,又成為秦王麾下大臣,世事變遷果然奇妙。”
章瓊笑道:“弟子也時常感慨,仍忘不了從前,在書院時,得恩師指點,鑽研學問。”
歐陽銘低聲道:“你認為,秦王如何?”
“雄武大略,堪比大周太祖。”章瓊不假思索。
歐陽銘愕然:“你對秦王評價,竟如此之高?”
須知,大周太祖提三尺劍,開創三百年基業,傳十八位帝王,怎是常人可比?
按照章瓊所說,假以時日,秦王豈非大秦太祖?
章瓊笑道:“若論文德武功,大王傲視天下。”
他轉而問道:“依恩師高見,秦、吳二國,誰可一統神州?”
他沒有提魏國,歐陽銘也不在意,思索片刻,歎道。
“終究是秦國,更勝一籌。”
身為南人,自然希望吳國能一統天下,然而,這隻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恐怕,就連袁弘道所想,也不過南北二朝分治。
畢竟,秦王已得神州大半疆土,又正值壯年,雄心勃勃。
他卻百病纏身,壽數不久了。
章瓊笑道:“正是為此,弟子才向大王舉薦,讓恩師做大公子蒙師。”
正所謂從龍要趁早,才好封妻蔭子。
若錯失了從龍之功,那那這擁立之功,萬萬不可錯過。
眼看著,秦國有鯨吞天下之望,此時不投靠,更待何時?
歐陽銘對此,自是心知肚明,他既來到長安,便已做好準備,為秦王效力。
“大公子資質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