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楷但笑不語,讓人取來一盞油燈,輕輕一扇,點點燈灰落在宣紙上,燙出絲絲焦痕。
“此舉甚妙!”楊燁恍然大悟,“在書信上落下焦痕,正可偽裝成燈下所書。”
章瓊讚歎道:“大王心思縝密,臣等遠遠不及。”
高楷淡笑一聲,叮囑道:“讓這封信不小心落到吳軍斥候手中,切莫直接送到袁文通府邸,以免太過刻意,惹人懷疑。”
“謹遵大王之令!”唐檢領命去了。
不多時,探馬先後傳來捷報,郭恪、吳伯當、趙喆已然拿下三州。
眾人齊聲道賀:“恭喜大王!”
這三州平定,加上黃州與申州,偌大淮南道,已有五州納入掌控。
高楷笑問:“荊州形勢如何?”
“稟大王,蘇刺史聯合褚將軍,嚴守江陵城,把吳軍擋在城外,不得寸進。”
張建兆擰眉:“我軍水師隻能滯留於江陵,卻無法動用了。”
高楷不以為意:“袁文毅英武果敢,頗有用兵之能,行烈和褚俊能把他牽製在荊州,便是大功一件。”
“傳我軍令,立即起兵,前往懷寧城。”
“得令!”
……
舒州,懷寧。
彤雲密布,一場秋雨過後,越發寒冷。
前堂,袁文通凝視堪輿圖,推演沙盤,思索著退敵之策。
高楷步步緊逼,已然兵臨城下,一旦懷寧失守,壽、廬二州隻能任他長驅直入。
這可不妙!
正思量時,文誌及匆匆踏入堂門,沉聲道:“大王,斥候回稟,發現一封密信。”
袁文通一怔:“何人所書?”
文誌及雙手奉上:“大王一看便知。”
“秦王親啟?”袁文通看向扉頁,心中一個咯噔,“罪臣錢惟治願歸順……”
堂中落針可聞,隻剩輕微呼吸聲,半晌後,他抬起頭來,又驚又疑。
“此信從何而來?”
文誌及拱手:“奉大王之命,我軍斥候日夜探查秦軍動向,在秦營之外拾得此信。”
袁文通擰眉:“依你之見,此信是真是假?”
“微臣不敢妄言!”文誌及欲言又止。
“恕你無罪,但說無妨!”
“是!”
文誌及低聲道:“觀其字跡,確是錢將軍所書。”
“隻是,筆畫之間,法度嚴謹、剛柔並濟,似有他人痕跡。”
“微臣不敢斷定,還請大王定奪。”
“法度嚴謹,剛柔並濟?”袁文通麵色一變,這不正是歐陽銘楷書特點麼。
他恍然想起,數日之前,曾贈予錢惟治一張書帖,乃歐陽銘真跡。
聽聞,錢惟治愛不釋手,日夜描摹,力求和其一致。
文誌及遲疑片刻,勸道:“大王,僅憑一封密信,真假難辨,不可心生嫌隙。”
“況且,錢將軍對陛下忠心耿耿,絕不會轉投高楷。”
“忠心耿耿?”袁文通哂笑,“這可未必!”
他注視著宣紙上一絲絲焦痕,心中疑慮越發幽深。
指不定,錢惟治妄圖以描摹字跡,掩飾自身手書,趁著夜深人靜之時,在燈下寫就,隻為投效高楷。
卻一時不慎,落在斥候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