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晏清拱手:“若無大王,我秦國兩都十二道,餓殍遍野、民不聊生。”
裴季附和:“幸有大王,於蘭州起兵,提三尺劍,蕩平群雄,撥亂反正,使民安居樂業,當為天下之主。”
“凡我秦國子民,無不翹首以盼,為大王賀,請大王登基稱帝!”
滿朝文武再拜:“請大王登基稱帝!”
秦王再度否決,心中卻是無奈,這三辭三讓的戲碼,著實繁瑣,卻不得不用,否則,必然落人口實,惹人恥笑。
反複三次之後,應文武百官懇請,他終於點頭。
“惜世無明主,我雖不才,姑妄從之。”
“這一路走來,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望爾等文臣武將齊心協力,助我平定亂世,一統神州。”
“若能成功,乃此生大幸,雖死無憾!”
滿朝文武激動得渾身發抖,齊聲下拜:“伏惟大王之命,臣等必當儘心竭力、死而後已!”
既開新朝,自當選定國號。
高楷不假思索:“我出身隴右道蘭州,秦國故地,承襲秦國公、秦王之位。”
“如今稱帝,自當以秦為國號。”
群臣自無異議,秦乃古時大國之號,可示正統。
竇儀拱手:“敢問大王,何時舉辦登基大典?”
高楷思忖片刻:“我於天佑十年三月,正式起兵。”
“便定在明年,天佑十七年三月登基,紀念這八年征程。”
初來此世時,他年方二十,如今,七年過去,他已然二十七歲。
登基之日,便是二十八歲,奔三大叔了!
感慨片刻,他朗聲道:“竇公、蕭公,你二人老成持重,熟知禮儀,這登基大典,便有勞你們準備。”
“遵令!”竇儀、蕭宇自無不應。
章瓊拱手:“大王,一元複始,萬象更新。”
“敢問新朝年號為何?”
高楷乾綱獨斷:“大秦以武立國,年號當以武德為宜。”
武德?
聽聞此年號,武將暗喜,文臣神色各異。
不過,並無一人反對。
宇文凱倏然問道:“大王,是否重建太廟、天壇、社稷壇?”
高楷回言:“太廟需重建,我當追封四位先祖。”
“至於天壇、社稷壇,保留大周建製,我當親往祭祀,以示政權更迭,以秦代周。”
“此事由你操辦!”
“遵令!”宇文凱連忙應下。
說完此事,殿中靜默一瞬。
楊燁忽然開口:“大王,新朝將立,我秦國官製卻還不全,尚需查缺補漏。”
縱觀秦國朝廷,惟有三省六部齊備,九寺五監尚有缺乏,另有秘書省、殿中省、禦史台、東宮並無建製。
高楷頷首:“此話有理!”
於是,增秘書省,掌管國家藏書、編修史書,下轄國史、著作二局,由章瓊任長官,為秘書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