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殿內,三位宰相齊聚。王景略抹了一把眼淚,止住哭聲,倏然開口。
“大王怕是……為秦國社稷考慮,不如請太妃下令,封大公子為世子,以便繼位!”
這也是逼不得已,畢竟,高楷凶多吉少,一旦不幸逝去,偌大秦國總要人繼承。
絕不能就此大亂,讓大王南征北戰、夙夜憂勤、費儘千辛萬苦打下來的江山,灰飛煙滅。
徐晏清眼眶通紅,微不可見地頷首:“大公子已然六歲,隻要撐過十載,便成年了,可以親政。”
“這段時日,可請太妃垂簾聽政。”
秦國已然全據兩都十二道,吳、魏二國不過偏安一隅。
縱然等到大公子成年,也能平定二國,一統神州。
楊燁閉了閉眼,歎道:“事到如今,隻能如此了!”
他雖恨不得立即發兵,殺了焦用之,覆滅魏國,但這一切,都要以社稷為重。
大王一旦遭遇不幸,必須讓秦國傳承下去,絕不能讓他一生心血白費。
默然片刻,王景略主動開口:“這大不敬之事,便由我來向太妃說。”
徐晏清搖頭:“既是我等三人商榷,理當同去。”
楊燁讚同:“此事還得知會諸位武將一聲,尤其是敬德,光焰,不能瞞著他們私自倡議,以免人心浮動。”
此事議定,三人前往正殿,拜見張氏,正要開口,忽見王寅虎驚呼一聲,難掩喜色。
“大王醒了!”
此話一出,眾人一窩蜂地湧向禦榻。果然見得高楷睜開雙眼,露出一個虛弱的笑容。
“阿娘!”
“哎!”張氏答應一聲,喜極而泣,忙道,“梁禦醫,快給我兒把脈。”
“是!”梁文仲連忙應下。
不多時,他麵露喜色,“大王身體康健,隻是數日躺著,有些乏力,隻需用些粥食補補,靜養兩三日就好了。”
“那就好!”眾人皆大鬆一口氣,一時間,又哭又笑,一迭聲讓人去預備膳食。
高楷嗓音嘶啞:“這幾日,辛苦阿娘、夫人與諸位了!”
“快彆說話了!”張氏寬慰道,“好生養著。”
楊皎一迭聲道:“快去端水來。”
“是!”王寅虎、巧惠搶著應下。
喝了水,用了些粟米粥,高楷精神好轉,麵色不再蒼白。
“我昏迷這幾日,朝中形勢如何?”
徐晏清忙道:“微臣鬥膽,以太妃身體不適為由,傳出消息,大王晝夜侍疾,不見外臣。”
“這幾日,倒也瞞過去了。”
不過,時日一長,難免有人嘀咕。譬如夏侯敬德、張建兆、趙喆這些武將,時常上書求見。
高楷微微頷首:“傳我令,明日,在兩儀殿召見群臣。”
“是!”
國不可一日無君,他這個秦國之主,可不能長久不露麵,惹人疑慮。
說話間,一道金光、一道清氣飛馳,落在殿外,現出敖鸞、孫伯端二人身影。
“表哥、大王!”
高楷一揮手,笑問:“那涇河龍君如何了?”
敖鸞回言:“我與他鬥法,不相伯仲。”
“所幸,孫道長及時趕到,我二人合力將其製伏。”
孫伯端接過話頭:“可惜,此人太過狡詐,竟假死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