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大王並未同意,隻讓閻畫師繪製敬德,和李將軍兩人戎裝圖,貼在殿門上,守衛宮廷。”
“原來如此!”謝夫人展顏一笑,“夫君倒和神荼、鬱壘二神並列了。”
夏侯敬德甕聲道:“大王何必多此一舉?”
“我和光焰,一人鎮守承天門、一人鎮守玄武門,我看哪個邪祟敢放肆!”
謝無逸搖頭:“大王體諒你與李將軍,不願大材小用,方才繪製畫像代替。”
“切不可辜負聖意。”
夏侯敬德歎道:“久在長安待著,骨頭都癢癢了,也不知大王何時發兵,攻滅吳國、魏國。”
“總得登基大典之後。”謝無逸笑道,“想來,大王登臨九五,必不會隨意親征。”
“你們這些武將,還愁沒有立功之機麼?”
夏侯敬德目光一亮,暗自期待起來。
……
天佑十七年,三月三日。
亥時,立政殿,晨光熹微。
高楷早早起身,任由數個宮女給他穿戴冠服。
按照禮製,皇帝戴十二旒冕冠,穿十二章袞服。
“日、月、星辰、龍、山、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楊皎笑讚,“夫君穿上這一身冠服,著實威嚴肅穆。”
高楷轉了轉脖子,歎道:“這身衣冠雖好,卻太重了,壓得人全身酸痛。”
楊皎鄭重道:“秦國江山,可比這一套衣冠重多了。”
高楷深以為然:“做皇帝和做大王,感受大不相同。”
做個昏君,輕而易舉,但想做個明君、甚至千古一帝,那就難上加難了。
最關鍵,居廟堂之高,千萬人之上,自有無窮壓力。
楊皎寬慰道:“無論如何,妾身與大王,都共同麵對!”
高楷頷首一笑:“七日後,便是你的封後大典,我已讓裴季、沈不韋籌備妥當。”
“到時候,你安心在兩儀殿接受文武百官、內外命婦、外國使節朝拜即可。”
楊皎心中感動:“妾身德行微薄,夫君不必如此興師動眾。”
高楷搖頭:“在我心中,你做一國之母,綽綽有餘!”
“你有孕在身,那些繁文縟節不必太過講究,能省則省,以免傷了身體。”
楊皎一一應下,眸中似有萬種柔情:“妾身能與夫君結發,此生大幸!”
“得妻如此,夫複何求?”高楷握了握她的手,轉身踏出殿門。
巧惠感歎道:“大王對娘子,當真情深意重。”
一眾宮娥、宦官齊齊點頭。
楊皎笑靨如花,忽又感慨:“八年櫛風沐雨、從金城縣起兵,一步步打下這偌大江山,何等不易!”
不知多少次浴血廝殺、殫精竭慮,才換來今日,登臨九五至尊。
殿外,太仆寺少卿高萬歲,領乘黃令、尚輦奉禦等候多時。
高楷登上玉輅禦輿,從立政殿出發,過朱明門,前往太極殿。
沿途一眾宮殿、廊廡、門樓,皆懸掛朱紅、赭黃綢緞,陽光照耀下,一片輝煌燦爛。
禦輿兩旁,左千牛衛大將軍唐檢,率領千牛備身,撐黃羅華蓋,警蹕侍衛如常儀。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