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陛下!”等兩人拜謝完畢,王寅虎再度開口。
這一次,一口氣封了四個國公:蕭宇、竇儀、唐檢、段治玄,封號宋、萊、申、陳,皆為一千一百戶。
隨著一道道封賞下達,殿中氣氛如烈火烹油。
若非一眾侍禦史盯著,生怕落個禦前失儀之罪,八位國公早就手舞足蹈、奔走相告了。
高楷暗笑,果然,惟名與利,最能動人心。
緊隨其後,狄長孫、沈不韋、許晉、宇文凱、趙喆、蘇行烈、吳伯當七人,分彆受封開國郡公,食邑八百戶。
此外,裴季、崔皓、王景略、李元崇、張建兆、郭恪六人,受封開國縣公,食邑六百戶。
國公、郡公、縣公攏共二十人,一時間,滿堂朱紫,拜謝不迭。
高楷肅然道:“爾等既為開國之公,應當為世人表率,兢兢業業、儘忠職守、不負萬眾所望。”
“臣等謹遵陛下教誨!”眾人齊聲下拜。
除了這三等公,自有其他爵位。
安興仁、吳弘基、周順德、褚登善、封長卿等人,受封開國縣侯之位。
與此同時,孫士廉、謝無逸、王羨之、褚俊、章瓊、劉興宗等人,受封開國縣伯。
霎時間,滿殿公卿,個個喜笑顏開,拜謝、恭賀聲不斷。
王寅虎不勝感慨,這便是從龍之功的好處了。得遇明主,開創新朝,這封侯拜相,不過等閒。
高楷勉勵一番,下了一道恩旨。
但凡在朝為官,五品以上無爵者,封開國縣男,六品以下加一級。
按他規定,秦國爵位一共九等,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縣侯、縣伯、縣子、縣男。
王、郡王僅限皇室子弟、並不外封。功臣最高爵位,便是國公,為從一品。郡公正二品,縣公從二品。
非軍功不封顯爵,宗室不得乾政,爵位不涉實權,與職事官分離。
饒是如此,滿朝文武亦然感恩戴德。畢竟,陛下所授食邑,乃實封,可非虛封。
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利益,死後可以傳給子孫的!
待封賞完畢,殿中喜氣洋洋,爵位高者,個個迫不及待,準備回府告祭祖宗。
爵位低者,譬如褚俊、劉興宗等人,則暗自盤算,將來攻打吳、魏二國時,必要建些軍功來。
食邑少者,如李元崇、張建兆、郭恪,亦想著再接再厲,爭取立功,提升到國公,與楊燁、夏侯敬德同列。
伴隨高楷登基稱帝、昭告天下,又大封功臣,各路消息廣為流傳,免不了湧入吳國、魏國,乃至東西突厥、吐蕃、南詔、高句麗。
周邊列國自是感慨,自從周朝大亂、群雄並起,已然時隔十七年。
神州大地,又有一位雄主撥亂反正,登臨九五。
如今,他建立的大秦王朝,雖然並未一統神州,但已坐擁兩都十二道,隻剩區區四道,距離大一統帝業也不遠了。
感慨之後,便是警惕。
但凡中原王朝,沒有一個好對付的。尤其是新朝初立,君主賢明、百官齊心協力,正處於奮發向上之時,對於周邊疆土,難免虎視眈眈。
劍指何方,隻能看這位大秦皇帝心意了。
不過,有想戰者,譬如東西突厥,高句麗,自然也有和者,譬如吐穀渾、奚、契丹、室韋、靺鞨、新羅。
至於吐蕃、南詔、百濟,乃至西域諸國,偏安一方,暫且選擇觀望。
這些“外國”尚且警惕,遑論吳、魏二國,深知秦國兵鋒之盛,自是心驚膽戰。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