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封、謄錄、校對?”陳昂迷惑不解,“這是為何?”
賀伏佳笑道:“彌封便是遮掩姓名、籍貫,也叫糊名。”
“謄錄便是重抄答卷,校對顧名思義。這些程序,都是為了防止舞弊。”
“原來如此!”三人恍然大悟。
陸獻感慨道:“從前,我曾在洛陽參考,那時,偽夏竇至德在位。”
“他雖號稱科舉取士,不問出身。但閱卷之時,隻看門第,若非世家大族,一律黜落。”
正因此,他在洛陽蹉跎數年,不知拜訪多少達官貴人,希冀得以舉薦,卻不過徒勞。
陸明德亦然感慨,吳國科舉可沒有這麼精細的步驟。
閱卷之時,看到官宦子弟姓名,難免高人一等。若是寒門出身,又默默無聞者,隻能束之高閣,扔在角落裡吃灰。
和秦國相比,簡直一無是處。
陳昂倏然問道:“賀兄,你方才說,我等答卷由三位侍郎初閱?”
賀伏佳頷首:“陛下旨意,讓知貢舉殷侍郎、禮部華侍郎、刑部溫侍郎,三人共同評閱,定上中下三等。”
“隨後,交由吏部裴尚書、禮部竇尚書、刑部蕭尚書三人複審,排列名次。”
陸明德又驚又喜:“陛下竟如此看重?”
原以為,朝廷頂多讓考功郎中評定名次,沒想到,陛下竟然下旨,讓三位侍郎初閱、三位尚書複審,可謂興師動眾。
賀伏佳笑道:“不光如此,進士科前二十名、明經科前三十名、明法科前十名,陛下都要親自過目。”
“此話當真?”三人顧不得失禮,高聲大叫,引得堂中酒客矚目。
賀伏佳點頭:“此事朝中廣為流傳,涉及陛下,我哪敢說笑。”
陳昂喜不自勝:“如此說來,我等答卷極有可能上達天聽。”
由聖人親自過目,這可是無上榮幸!
陸獻激動得渾身發抖:“若能得聖人欽點為榜首,實乃光宗耀祖。”
眾人深以為然。
陸明德暗歎,假使吳國也能如此重視,何愁國中人才不繼?
這消息出賀伏佳之口,迅速傳遍長安城,惹得一眾舉子既歡呼雀躍,又忐忑不安。
聖人煞費苦心,力求公平,他們若能金榜題名,自是大喜,不負聖人恩德。
倘若名落孫山,必然深以為憾。
……
長壽坊、涼國公府。
陸明德踏入府門,腳步輕快,迎麵一眾侍女、仆役紛紛行禮。
“陸長史!”
陸明德點頭示意,轉過照壁,過四方亭、假山花池,來到前堂。
夏侯敬德正在堂外習武,把一柄長刀舞得虎虎生風,見他來,卻冷哼一聲。
“你這小子,不知好歹,老老實實做我府中長史不好麼?”
“終南捷徑你不走,非要去考什麼進士,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陸明德拱手:“涼公知遇之恩,小子感佩在心。”
“但我誌不在此,願如聖人所說,宰相起於州縣,哪怕做個九品小官,若能做些實事,便此生無憾!”
“你想做宰相,可沒那麼容易。”夏侯敬德冷笑,“楊燁、徐晏清、王景略,這三位相公,都早早從龍,為陛下左膀右臂。”
“就算你金榜題名,甚至高中狀元,也得過吏部那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