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你們勿要舊事重提。等天下一統之後,再尋找時機。”
“是!”兩人自無不應。
立政殿中,瑞龍腦香彌漫。
高楷端坐禦榻,正批閱奏書,忽然抬頭問道:“寅虎,你說這朝中,隴右士族是否太多了?”
三位宰相之中,楊燁乃隴右道出身。
六部尚書裡,裴季、狄長孫、竇儀、宇文凱,皆是隴右人,沈不韋也是在蘭州出仕。
九寺五監之中,也有不少隴右士族,若再加上關中世家,那就更多了。
“關隴門閥?”高楷目光深沉。
王寅虎惶恐道:“陛下恕罪,奴婢不得乾政。”
“罷了!”高楷似笑非笑,“我若鐵麵無私,定有人說我卸磨殺驢、兔死狗烹。”
此話一出,殿中落針可聞,一眾宮娥、宦官,皆低眉順眼,努力縮小存在感。
王寅虎心中一凜,忙道:“陛下賞罰分明,又念舊情,乃仁德之君。”
“誰敢出言不遜,必然居心不良。”
“治理天下,終究靠的是人。”高楷話鋒一轉,“基本盤穩住了,也該讓更多人才,進入大秦朝堂,使上下流動,不至於堵死。”
“畢竟,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王寅虎不明所以,隻能沉默以對。
“哇!”所幸,一陣響亮哭聲,打破沉寂,殿中眾人齊齊鬆了口氣,小公主簡直是他們的福星。
“我這女兒,哭起來這股勁頭,比穠哥兒幼時也不弱。”高楷無奈搖頭。
王寅虎笑道:“奴婢聽聞,幼兒哭聲響亮,才好養活。”
“若和貓兒一般,多半羸弱,先天不足。”
高楷擱下朱筆,抬腿便走:“去看看,赤雀可是餓了。”
王寅虎小跑著跟上,暗思,陛下對小公主,著實疼愛,與太子殿下相比,也不遑多讓。
……
江南東道,杭州。
時值七月,酷暑尚未遠離,熱氣依舊撩人。
自從袁文煥下旨遷都,錢惟治這個新都營造使,便馬不停蹄趕來,親自監工。
按照規劃,一國都城少說也要有皇宮、皇城、外郭城、四方城牆、城門。
還得考慮地勢,遵循《考工記》,引水挖渠,鋪路搭橋,務必宜居。
這區區一個月,自不能儘數完工,隻把皇宮三大殿造出來,恭迎袁文煥這個皇帝。
至於文武百官,暫且擠在府衙辦公,小官小吏們忙得腳不沾地,才把朝廷運轉起來。
袁文煥聽聞稟報,迫不及待來到杭州,住進皇宮,似乎一分一秒,也不想在金陵多待。
這一日朝會,群臣於金鑾殿聚集,商議吳國軍政。
錢惟治拱手道:“皇宮主體建築,已然落成,還請陛下賜名。”
袁文煥思忖片刻:“便叫臨安宮吧。”
群臣琢磨這三個字,隻覺意味深長。
“遵旨!”錢惟治拱手應下,卻見袁文煥囑咐道。
“錢愛卿,且在臨安宮以北,設一座大安門,通往大同寺南門。”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