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他所料,高楷並不想在此時鬨出滅佛風波,覆滅吳國、漢國、魏國,一統神州,才是第一要務。
“楊燁、晏清、景略,爾等可有異議?”
眾人神色一震,三位宰相之見,必能影響陛下決斷。
不過,三人心如明鏡,齊齊搖頭:“事關滅佛,牽連甚廣,不可一言而決之。”
“大秦當務之急,在於統一天下,其餘諸事,皆得靠後。”
高楷麵露笑意:“此言有理,且容後再議。”
“遵旨!”
散朝後,裴季、周順德、吳弘基三人,逐漸走到一處。
周順德忍不住埋怨:“裴尚書身為天官,六部之首,僅次於三位相公,為何不發一言?”
裴季搖頭:“順德,你今日之舉,太過莽撞了。”
周順德擰眉:“難不成,裴尚書心向佛門,背棄聖人教誨?”
吳弘基麵色一變,低斥道:“順德,不可無禮!”
裴季不以為意:“你想一鳴驚人,成為陛下眼中紅人,風頭蓋過三位相公,是麼?”
“下官絕無此意!”周順德目光躲閃,“滅佛尊儒,實乃人心所向……”
裴季歎道:“你也看到了,滿朝文武各執己見,並非鐵板一塊,對佛門態度,也不是一邊倒的喊打喊殺。”
“連三位相公,也不讚成此事,如何說服天下人,談何人心所向?”
周順德無以言對。
吳弘基忍不住道:“三位相公不過明哲保身罷了。”
“裴尚書身為天官,何不暢所欲言,說服陛下?”
裴季啞然失笑:“並非老夫妄自菲薄,但你二人,著實太過高看我了。”
“陛下心意已決,我如何說服他改弦更張?”
他有自知之明,論才能,頂多中等,比不上三位宰相。即便身為吏部尚書、天官,也非他高人一等。
隻不過,他從龍最早,陛下念及昔日之功,特意施恩罷了。
周順德蹙眉:“徐相公、王相公也就罷了,並非我們隴右士族。”
“但楊相公,可是渭州人,與我們同出一道,早早從龍,何不勸諫陛下?”
“楊相公才是聰明人。”裴季既讚且歎,“他已位極人臣,既是第一等趙國公,又是尚書右仆射,百官之首。”
“又是皇後兄長、太子殿下舅父,楊家如此顯赫,怎能鋒芒畢露?”
吳弘基歎了口氣:“大秦朝堂,本該由我們關隴士族所掌,偏偏,諸道皆有人登臨高位,互相掣肘。”
裴季低聲道:“這正是陛下高明之處,大秦朝廷,不會成為誰家一言堂。”
“況且,聖天子在位,豈容有人結黨營私?”
周順德不甘心道:“陛下聖明燭照,絕不會對佛門之害置之不理。”
“若能設法說服陛下,乾綱獨斷,下旨滅佛,滿朝文武誰敢不從?”
吳弘基附和:“不如,我們聯袂上書,求見陛下……”
裴季斷然否決:“陛下可不會朝令夕改。”
“何況,你們不要忘了,太後崇佛,陛下素來孝順,怎會允準滅佛?”
兩人啞口無言,忍不住懊悔,若因此事得罪太後,豈非得不償失?
裴季沉聲:“前車之鑒,後事之師。”
“陛下擱置此事,容後再議,想來必無怪罪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