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得知,必會開倉賑濟,接濟貧苦。”
諸將麵色一變,忍不住勸道:“節帥,這可是假傳聖旨,萬一陛下得知……”
陛下尚未答應,怎能先一步向吳國百姓承諾?
節帥雖然一片好心,但朝廷自有規矩,哪能“先斬後奏”?
李元崇沉聲道:“是我下的軍令,你們隻是奉命行事,倘若朝廷降罪,由我一人承擔,和爾等無關。”
諸將相視一眼,齊齊拱手:“我等願和節帥共同進退。”
劉興宗得知,亦然派人稟報,榮辱與共,怎能讓節帥一人承擔風險。
李元崇麵露感動,拱手道:“我得諸位相助,實乃此生大幸。”
眾人皆道不敢,事不宜遲,連忙前去宣告。
金陵百姓得知,感激涕零,急忙依照軍令出城。
這一場大火,足足燒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日傍晚,方才逐漸平息。
行營大帳,李元崇沉聲問道:“有多少人幸存?”
劉興宗拱手:“所幸節帥救援及時,有八成百姓逃出生天。”
李元崇歎了口氣:“這麼說,兩成人死了?”
劉興宗黯然片刻,寬慰道:“節帥,火勢凶猛,可不講情麵,能救出這麼多人,已是難得了。”
李元崇點了點頭:“這些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實在可憐。”
“我已上書陛下,請求妥善安置。”
劉興宗讚同,金陵城已然毀滅,隻能另尋出路了。
隻是,軍中糧食有限,還得留著供應將士們,拿不出那麼多來賑濟,著實是個難題。
李元崇看出他心中所想,朗聲道:“我已修書,請揚州元刺史、洪州李刺史,運送糧食來,不必太過憂心。”
“節帥深謀遠慮!”劉興宗放下心來。
說完此事,李元崇沉聲道:“金陵雖然毀了,潤州另有七縣尚未平定,還得傳檄一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若敢負隅頑抗,立即攻城。”
劉興宗頷首:“末將願往!”
“可!”
……
歙州攏共五縣,歙縣、黟縣、休寧、北野、婺源。
蘇行烈、張建兆這一支大軍,自從起兵,便不順利。
按照蘇行烈規劃,先把歙州拿下,再攻取杭州,乃是穩妥之策。
奈何,吳將錢惟治頗有用兵之能,看出他作戰意圖,當即率軍於歙縣之外駐守,針鋒相對。
秦、吳二軍對峙半個月之久,仍不分勝負。
長此以往,吳軍士氣高昂,秦軍卻軍心騷動,頗有異議。
行營大帳,張建兆按捺不住:“大將軍,既然拿不下歙州,不如轉道宣州,直擊錢塘城。”
眼看其餘兩路兵馬高歌猛進,建功立業,他們卻滯留在此,不得寸進,誰能甘心?
“稍安勿躁!”蘇行烈笑道,“我軍隻是暫時困頓而已,必有撥開雲霧見青天之時。”
張建兆擰眉:“那錢惟治為人狡猾,我們幾次攻城都被他提前發覺,擋了下來。”
“捱到何時,才能迎來轉機?”
若非蘇行烈是陛下欽點主帥,他早就發難了。
蘇行烈鄭重道:“陛下曾言,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我軍雖然困在此處,但也牽製住吳軍主力,並非毫無用處。”
“若能相助李元崇、郭恪他們開疆擴土,亦是一樁幸事,不必爭強好勝。”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