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瑾瑜放下鋼筆,揉了揉眉頭,說不惋惜是假的。
河洛少了一位一心為民的乾將,是河洛的損失。
陳果桐敲開程瑾瑜的辦公室,“書記,溫同誌的追悼會定在後天,您要參加嗎?”
程瑾瑜拿起桌上那份寫著《人民公仆,山河為證》的報紙,輕歎口氣,“去吧!把其他行程推一推。”
陳果桐點頭。
三天後,溫婉的追悼會上
來送行的人很多。
除了她的父母,還有乾部人員,市民,以及……溫婉資助過的學生。
也是這兩天,大家才知道,這位做事一絲不苟的鐵娘子,一直默默地資助著寧縣貧困學子。
大愛無聲,卻也動人。
程瑾瑜參加完溫婉的追悼會後,便準備悄悄離開。
卻在走出大門時被溫婉的秘書叫住。
劉秘書臉色憔悴,手上捧著一本厚厚的筆記。
“書記,請等一下。”
程瑾瑜和陳果桐停下腳步看她。
“書記,這筆記……是廳長的……”劉秘書緊了緊拿筆記的手,“我覺得把它交給您……更合適……”
比起從未出現在溫婉麵前的父母,劉秘書覺得這筆記應該交給程書記才對得起溫婉。
程瑾瑜一怔,這筆記應該算是溫婉的遺物了才對,怎麼劉秘書會覺得交給自己更合適?
鬼使神差的,程瑾瑜已不做他想,接過了筆記本。
等他翻開筆記本,看到裡麵的內容時,他才明白劉秘書為何會認為把這筆記本交給自己更合適。
程瑾瑜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他鄭重地向劉秘書道謝,“謝謝,我會好好保存這本筆記的!”
這本筆記,上麵滿滿當當都是他上新聞的報告,有他的剪影,有他落實的政策,有他說過的話,旁邊是溫婉的備注,理解,以及自己對他落實的政策的想法,還有可行性風險性評估……
這筆記從他來河洛主持工作就開始有了,而溫婉的筆記,卻讓所有人看出了她的認真專注……以及對他的……欽佩……
回到辦公室,程瑾瑜才沉下心翻開筆記本,扉頁上遒勁的鋼筆字躍入眼簾:“為政之道,民生為本。程書記今日在脫貧攻堅會議上所言‘不讓一個群眾掉隊’,當為我輩終身踐行之準則。”
泛黃的紙頁間,夾著一張新聞報道的剪報——那是程瑾瑜深入偏遠山區考察的畫麵,他蹲在老鄉家的灶台前,查看過冬存糧的剪影被紅筆圈出,旁邊批注著:“躬身入局者,方知民生疾苦。”
往後翻,密密麻麻的字跡記錄著數十場重要會議的要點。
在教育改革專題會上,程瑾瑜提出“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溫婉在旁工整寫下:“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之策。建議建立鄉村教師輪崗長效機製,讓優質教育資源真正流動起來。”
而在一次生態保護座談會後,她摘錄了程瑾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論述,並附上整整三頁的生態補償機製可行性分析。
暴雨預警期間的記錄尤為詳實。
程瑾瑜在防汛動員會上強調“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她用紅筆在旁邊標注:“此言振聾發聵!防患於未然,才是對人民生命財產最大的負責。”
緊接著是她連夜整理的禹州重點險工險段分布圖,每個隱患點旁都備注著程瑾瑜此前調研時提出的整改要求。
筆記本最後幾頁,夾著半張皺巴巴的便簽。
那是溫婉犧牲前三天寫下的:“程書記在慶功宴上婉拒表彰,隻說‘功勞屬於人民’。這樣的胸襟與擔當,正是我輩學習的榜樣。為官者當如他,把功名刻在百姓心中,而非石碑之上。”
字跡因匆忙而略顯潦草,卻依然能感受到字裡行間熾熱的敬意。
合上筆記本,程瑾瑜的手指久久停留在封底。
那裡,溫婉用娟秀的小字寫著:“追隨光,成為光,散發光。願以程書記為鏡,做一個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的好乾部。”
窗外陽光灑落,將這些文字鍍上一層金色的光芒,程瑾瑜莫名紅了眼眶……
人活一輩子,能遇見一個懂自己的人不容易……
可他發現得太晚……
程瑾瑜將筆記本輕輕合上,窗外的蟬鳴突然變得刺耳。
那些他忽視的細節突然變得格外清晰。
似乎每次會議上,溫婉總是坐在後排認真記錄,目光專注得像是要把每個政策細節都刻進心裡。
那時他隻當是年輕乾部的勤勉,卻不知那些工整的字跡背後,藏著這樣的共鳴。
抽屜深處的邀請函已經積了薄灰,此刻與筆記本並排擺放,恍若命運開的殘酷玩笑。
程瑾瑜摩挲著便簽上溫婉潦草的字跡,突然發現紙背有淡淡的水漬暈染——那是她最後一次修改防汛方案時,滴落在案頭的汗水,還是意識到大限將至時悄然滑落的淚水?
“果桐,”他聲音沙啞地喚來陳果桐,“把禹州智慧防汛2.0的後續推進會議提前。”
目光掃過牆上“為人民服務”的標語,想起溫婉筆記裡密密麻麻的批注,每個政策漏洞都被她用紅筆標出,每個民生痛點都附有解決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