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前頭的陳國太卜,手中浮塵一揮,信步走至中央,先行大禮,又跪坐在地,取出一個古樸的龜甲。
龜甲鑽孔再以火灼燒。
時間一點點過去,陳國太卜熄火將龜甲置於眼前,一愣。
陳明王皺眉:“結果如何?”
明明還在冬日,諸人皆穿著厚厚的毛皮大氅,這位太卜卻汗流浹背。
他呐呐報出龜甲上裂紋吉凶:“坼若龜目.......兆蟲災。”
登時底下一片議論聲響起。
蟲災?!
那便是凶紋!
陳明王不得不嗬斥一聲:“吵什麼?!”
私語之聲漸漸消了下去。
陳明王麵色不太好,這是他繼位以來的第一次祭祀,要是這樣的結果,難免會被人說德不配位。
他身後站在百官之中的金嶼倒是不著痕跡地遠遠瞧了一眼那龜甲。
陳明王肅穆道;“再燒一次!”
雖然這樣有違祭祀禮儀,但總比說他不承天命來的強。
這太卜也不敢說些什麼,從宮侍那拿出一塊新的龜甲,再次鑽孔燒一次。
索性時間還夠,隻是那太卜燒完再瞧,右眼皮跳了跳:“.......”又是蟲災,他沒敢說話。
陳明王對他虎視眈眈,似乎隻要他再說蟲災二字便要當場給他一刀。
這太卜抹了把汗,麵上扯出一個笑,刻意將龜甲舉過頭頂,似沐浴天恩,跪拜道:“縱橫如黍,是豐年吉兆!”
這太卜站地也高,便是跪下了,旁人也瞧不見他手中的龜甲。
何況在場會解讀龜甲的也隻有他一個,這謊就這樣扯了出來,也沒人能看出來。
陳明王這才露出一個笑:“好好!”
隨即率領其他國主進行祭祀。
依次完成積柴焚牲,三推之禮,祝禱唱誦。
再由陳國農人獻上留存的首穗,由陳明王宣布春二月毋捕幼獸及孕獸,諸侯應聲,叫田地和野獸能休養生息,以求長遠。
祭禮在有條不紊地推薦,站在後方的太卜卻是不停地抹汗,就在剛才他溜出去將宮侍準備的最後一塊備用的龜甲燒了。
希望能燒出個吉兆來,到時候陳明王問他要龜甲,他還能拿出來。
但詭異的是,那最後一塊龜甲燒出的紋路,依舊不是吉兆,龜甲甚至當場裂開,這是大凶中的大凶!
這樣的結果,對諸侯大臣們隱瞞就算了,卻是要對陳王如實相告,至少在陳國境內要有所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