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顧謹之的安排下,京營與外城守軍的換防進行的有條不紊。
如此,禦馬監旗下的三部兵馬得以收縮兵力,更加如臂使指。
其中,禁軍和勇士營負責守備內城。
宮城則交給了所剩不多的淨軍和會些拳腳功夫的太監。
不過,最令顧謹之鬆口氣的是,李薇這幾天終於消停了。
顧謹之上朝,她便一同坐在龍椅上散發寒氣。
顧謹之召集閣臣議事,她也在一旁陪著。
如此一來,顧謹之推行政令的阻力驟減,萬事順遂。
顧謹之是暢快了,可朝臣們卻麻爪了。
如今,他們人人出門前都要備好遺書,麵見皇帝皇後時,更是一個個的如坐針氈,如履薄冰。
明明玉京秋意已濃,天氣已然轉涼。
可他們卻整日裡滿頭大汗,日子比三伏天還難熬。
尤其是早朝前,雷打不動的《國際歌》時間。
之前,不少人還敢濫竽充數,哼哼哈哈地敷衍了事。
如今,一個個唱得聲嘶力竭,神情肅穆,仿佛下一刻就要入黨似得。
這樣的日子一晃便是三天。
第四天清晨,禮國公終於遞上奏報,京營已順利接管外城防務。
原外城守軍中的精壯之士,儘數打散編入京營各部。
至於那些老弱病殘,有家有室的,便準其還家,參與分田分地的善政;無家可歸的,則由朝廷出麵組織,或參與軍墾,或重新婚配,開始新的生活。
眼見玉京城內的局勢已基本穩定下來,用早膳時,李薇便向顧謹之提議:
“一會兒吃完飯,我就出發去豐京。”
“按我現在的速度,順利的話,天黑前就能回來。”
顧謹之正欲答應,暖閣外,褚鴻邁著小碎步急匆匆地跑了進來。
“啟稟娘娘......咳咳......陛下,”褚鴻躬身稟道,“承天門外來了一位壯士,自稱是娘娘與陛下的故人,想要進宮覲見。”
說完,他還大體描述了一下那人的形貌特征。
李薇與顧謹之聞言,交換了一個眼神。
聽褚鴻這番描述,來人十有八九,便是閔子墨了。
他們仨進觀天鏡時,“出生點”都在宮中,所以很快便聚到了一處。
為了尋找閔子墨和蘇陌的下落,廠衛的探子幾乎跑遍了京畿之地。
如此花了二十多天,才在通縣的一家醫館裡,找到了隻剩半口氣的蘇陌。
可無論廠衛如何搜尋,閔子墨卻始終沒有音訊。
本以為這家夥因為李薇的壓製,沒抗住第一波危機,已經嘎了。
沒想到,時間過去一個月,他竟然主動現身了。
顧謹之鬆了一口氣的同時,眉頭卻不自覺地蹙了起來。
他望向褚鴻,沉聲問道:“來人......身體情況如何?”
褚鴻被問得有些摸不著頭腦,但還是據實答道:“回陛下,那位壯士氣宇軒昂,神完氣足,單看那份氣勢,恐怕是一位三階中的好手。”
聽了這話,顧謹之的眉頭鎖得更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