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和徐妙錦嬉嬉鬨鬨,有說有笑地回去。
不過他們很快也分開了,朱允熥先貼心地送徐妙錦回家,徐妙錦看到朱允熥離開,還是依依不舍。
回了東宮,柳六來傳,鄭和求見。
“快帶他過來。”
朱允熥有些期待。
鄭和終於回來找自己,說明他們的造船大業,得到初步的進步,圖紙應該可以出來了。
等了片刻,鄭和被帶到,首先跪下行禮。
“免禮,可有進度了?”
朱允熥問道。
鄭和鄭重地點頭,展開一份隨身帶進來的卷軸,道:“回殿下,根據奴婢和其他工匠一起商量,得出了第一份圖紙。”
長長的卷軸打開,展示在朱允熥的眼前。
奈何,朱允熥看了一會,其實看不懂圖紙上的內容,想著便說道:“可以試一試了?”
“可以了。”
鄭和點頭道:“但我們船塢內,原料不多,造船最主要的是木頭。”
不僅需要木頭,還要比較堅實的木頭,經得起海水長時間浸泡。
隻不過,木石這種東西,特彆容易勞民傷財,如果朱允熥大規模地讓人去砍伐樹木,說不定會遭到滿朝反對。
剛監國,就勞民傷財,朱允熥也承受不了這種言論壓力。
造船真的沒有那麼容易。
朱允熥想了好久,道:“我等會先讓工部調配一批木頭過去船塢,你們暫時用這些來造船,至於其他的木頭……”
“要更堅實的。”
鄭和又道:“越粗越大越好。”
能拿出那麼好木頭的,唯有在熱帶地區,朱允熥想到了東南亞,也想到了吳忠他們出海遠航的船隊。
“剩下的,等吳忠他們回來再說。”
朱允熥說道:“我們剩下的木頭,將會在海上獲得,用絲綢去換,給點好處海外那些人,他們一定迫不及待砍伐樹木,被壓榨的不是我們大明百姓。”
他覺得這個想法,可以試行。
反正大明之外的人,就算被壓榨乾了,也和大明沒關係。
鄭和心想,殿下還是挺壞的。
不過海外的人,又不是大明百姓,沒所謂了。
“暫時如此安排。”
朱允熥目前,暫無其他好的辦法。
要造船,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鄭和點頭道:“是!奴婢先回去船塢。”
他這就退下了。
朱允熥轉身也出門,去工部的官署,找到了楊伯成。
“殿下!”
楊伯成恭敬道。
“楊大人免禮。”
朱允熥問道:“工部有沒有不用的木頭?”
楊伯成點頭道:“正好有一批,殿下需要用?”
朱允熥道:“用來造船,在水軍營地不遠處有一個船塢,負責的是一個叫做鄭和的太監,他是我的心腹,你安排人把這批木頭,給鄭和送過去。”
“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