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伯成覺得不太行,提醒道:“殿下,造船需要的木頭可多了,工部的木頭不夠,想得到更多的木頭,唯有砍伐樹木,一旦這樣做,勞民傷財,其他大人一定會反對殿下,如此對殿下不利。”
他是真的,在為朱允熥考慮。
作為工部尚書,儘管剛入職,但他也了解清楚,若是大規模砍伐樹木可能會造成多麼嚴重的影響。
曆代以來,那些昏君,都喜歡大興土木。
造船雖然不是大興土木,但也得砍伐大量的樹木,樹木要從地方運輸到金陵,路上還得征集數不清的民夫、徭役。
他怕朱允熥剛當上皇太孫,忍不住要飄了。
朱允熥自然可以理解,楊伯成的好意,笑道:“接下來的木頭,我不打算從大明得到。”
楊伯成不懂了,問道:“不從大明獲得,從何而來?”
朱允熥說道:“海外!安南、緬國等地,氣候濕熱,最適合樹木生長,楊大人應該知道我有船隊跑海外了,到時候給點好處那些地方的貴族、酋長,讓當地人砍伐樹木,再怎麼勞民傷財,也和我們無關。”
停頓了下,他又道:“運輸木頭,是用海運,需要的人力不多,船回來了在船塢靠岸,搬下來就能用。”
聞言,楊伯成認真想了好一會:“若真如殿下所言,或許可行,但殿下切記,不能好大喜功,不可盲目自信,不可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若是有拿不定主意的,可以問陛下,也可以問我們。”
他們肯定不想,朱允熥剛得回來的皇太孫位置,過了沒多久就弄丟了。
都把注,押在朱允熥身上。
朱允熥點頭道:“我知道了,不應該做的事情,絕對不做。”
看到殿下,真的聽進去了,楊伯成甚是歡喜。
聽勸的皇帝,才是明君。
朱允熥又道:“木頭的事情,麻煩楊大人。”
吩咐完了,他離開工部。
再去找朱元璋。
送彆完了幾個皇叔,又安排一下自己的事情,朱允熥也得回去上班,當上皇太孫,可不能像以前那樣隨便。
以後監國,需要做的事情,更多了。
——
送出的聖旨,快馬加鞭地北上。
傳旨的人,每經過一個驛站,就換一匹馬,一路上基本沒有怎麼休息,終於通過潼關,進入到西安。
直到朱樉的秦王府內。
朱樉安排了刺客,和朱允炆保持聯係。
最近也得到了,刺殺的結果。
是通過飛鴿傳書,送回來的消息,比聖旨要快一些,當他得知刺殺失敗,還惶恐了一段時間。
西安距離金陵比較遠,刺殺之後發生了什麼,具體的消息沒那麼快回來,再加上朱允炆已經被拿下,更沒有人給他傳信,暫時一無所知。
朱樉這樣做,也是想拚一把。
想利用朱允炆,刺殺朱允熥,希望能把兩個侄兒擺平了,他是次子,皇位自然而然會落在自己身上。
當時在金陵,朱樉說過支持朱允熥。
但也隻是說說罷了,回來西安後,他又有些不甘心,想要把那個位置搶過來,憑什麼大哥沒了,位置還不是自己的?
如今聽到聖旨來了,朱樉渾身一顫,怕得不行,還是走出去接旨。
“秦王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聖旨的內容,寫得很直接。
描述了朱允熥遇刺的事情,再寫上朱樉嫌疑很大,讓朱樉全家,必須全部回京,等候安排。
“欽此!”
傳旨的人,把最後的話說完了,再把聖旨遞了過去,道:“秦王殿下,請接旨。”
此時的朱樉,是懵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