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不僅在城內傳播,還傳到了城外。
一些得到消息的農戶,紛紛進城想了解一下具體是怎麼樣的。
應天府尹孟端要忙不過來了,隻好逐一的給他們解答疑問,但具體還沒實行,隻是先挑選合適的人,明年再教導種植和發放種子。
——
又過了一天。
天還沒亮,皇宮內已經點滿燈火,尤其是進宮的過道上,一盞盞燈照明了宮道。
文武大臣三五成群,交頭接耳地進了皇宮,準備上朝了,如今還沒下雪,但天氣又逐漸轉涼,他們都穿上厚厚的衣服。
從廣東來的張文保,還是不太能適應應天的天氣,但也穿上外衣。
作為一個商人,他本來是沒有資格,可以出現在這裡,何況還是上朝的時候,但他今天得到傳召,可以進宮上朝。
張文保心裡興奮得不行,能夠進來上朝,意思就是可以得到封侯,能成為番禺侯了,但他又是真的第一次麵對這種大場麵,難免有些緊張。
看著身邊路過的朝廷重臣,他以前從來沒見過那麼多大人物,緊張得東張西望。
這裡是大明皇宮,莊重並且威嚴。
“文保。”
李景隆親切地說道:“不用緊張,等會你站在那裡,陛下讓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好了,領到封賞後一定要跪下來謝禮。”
他和張文保,也混熟了。
知道張文保的紅薯成了,現在是陛下身邊的大紅人,李景隆必須要和他打好關係。
這種人情世故,必須要維持。
李景隆比誰都要懂人情世故,又道:“至於其他人,你就當他們不存在好了。”
張文保感激道:“多謝公爺的指點。”
李景隆笑道:“你客氣了。”
“張文保。”
何榮的聲音,隨後也傳來了。
張文保忙道:“見過東莞伯。”
何榮哈哈笑道:“很快我就要叫你一聲侯爺了,客氣什麼呢?”
張文保也很懂人情世故,知道在這個時候,應該說什麼話,躬身道:“我這個侯爺,完全投機取巧,陛下心情好賞賜的,東莞伯可是一身功勞,在戰場上拚殺,殺下來的,不一樣的。”
此言一出,使得何榮滿心歡喜。
李景隆聽了,也覺得這個張文保,和自己一樣啊!
張文保當然知道,即使他真的受封番禺侯,但在何榮麵前依舊不夠看。
何榮的手中,是真真切切的軍功,兩者不能相提並論。
李景隆說道:“前麵就是大殿了,我們快點。”
也怕要讓朱元璋等自己,張文保走路的步伐快了許多。
來到大殿上,不少的目光,紛紛集中在張文保身上,他們各種想法都有。
不過都知道,張文保這一次,大概是要一步登天,讓人羨慕啊!
又等了一會,朱元璋帶上朱允熥出來了。
今天是要封侯,朱元璋自然要親自上朝。
眾人全部跪拜行禮,張文保也跟隨跪下,目光看著不遠處的李景隆。
禮儀等,他培訓過了。
但也有可能會過度緊張,從而忘記了,但無所謂,李景隆做什麼,他跟隨做什麼好了。
學著李景隆,準不會有錯,他再緊張地站在旁邊,身邊都是其他勳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