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奇離開文華閣,首先到禮部走走。
“楊大人,怎麼來了?”
張紞看到楊士奇的時候,還是客氣的打了個招呼。
主要也是因為,楊士奇是朱允熥的人。
能夠跟在朱允熥身邊的,即使官職沒有那麼高,但也代表著一種,很特殊的意義,很難不讓人不對他客氣一些。
楊士奇笑道:“我是幫殿下,來看看科舉進行得怎麼樣了。”
張紞說道:“還請楊大人回去告訴殿下,請殿下放心,我們一定會做好!”
他們主持科舉,又不是一次兩次的事情。
肯定信心滿滿,認為一定沒問題,等好消息就夠了。
楊士奇說道:“殿下還有些話,想說一說的。”
張紞說道:“楊大人請說。”
聽到朱允熥還有意見,要通過楊士奇轉述,張紞認真起來了。
楊士奇說道:“殿下說過,有意和諸位文官,修好關係,你懂的吧?”
張紞當然很懂。
朱允熥的背後是武將,和文官的關係不算好,特彆是南方係文官,如今主動提出想修好關係,張紞因此還愣了一會。
很快又覺得,這是件好事。
他們文官擔心的,不正是朱允熥不想重用文官?
楊士奇看到張紞的欣喜,便明白要拿捏此人不難,又道:“這次評卷的,都有誰?”
張紞回過神來,道:“有我,還有副都禦史練子寧,翰林學士徐季常……”
他一瞬間,念了好幾個名字。
楊士奇聽完後,發現全部是南方係官員。
看來在朝廷裡麵,南方的官員還是占據主導。
楊士奇說道:“再加一個解大紳,是殿下的安排,另外殿下說,多給南方讀書人一些機會,多多錄取,你懂我意思吧?”
“我懂,我懂!”
對於加一個人,張紞沒有任何意見,畢竟解縉也是南方人。
再聽楊士奇的話,張紞就明白,這一次科舉會給足南方人便利,不過張紞也自信,他們南方人的學問,肯定要比北方人好太多了。
給南方人多點機會,還是很應該、很理所當然的事情。
何況還是朱允熥,給他們南方係伸出的橄欖枝。
應該是想通過科舉的方式,拉攏他們南方官員,主動給台階下,彆人怎麼想的,張紞不知道,反正張紞現在就是這樣想。
楊士奇笑道:“張大人明白,那就夠了,殿下看好南方。”
“我的提醒送到了,接下來就是你們的操作。”
言畢,他先離開了。
張紞笑著送走楊士奇,沉吟了片刻,覺得這個一定不是開玩笑,而是殿下,真的這麼想,馬上去把練子寧他們找來商量。
他們聽了此話,首先便是沉默,在判斷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但他們又認為,是真的可能性很大。
畢竟南方係的官員,在朝廷當中是中流砥柱,占據了絕大部分職位,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他們認為朱允熥未來可能寸步難行。
那麼如今拉攏他們,是很合情合理的。
練子寧問道:“兩位覺得呢?”
張紞說道:“我認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