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的格局,是時候需要改變一下了。
——
時間很快,到了考試當天。
地方的科舉,讀書人們都在陸續進場。
聚集在金陵的讀書人,此時也開始進入貢院了,準備進行這個,可以改變他們人生的考試。
隻要考試考得好,即使普通人,也可以魚躍龍門。
在某種程度上講,科舉確實是公平的,但科舉又不一定公平,因為背後可以做的手腳太多了。
那些讀書人,在貢院外麵排隊,陸續進場。
朱允熥站在貢院的二樓,正在往下方進場的讀書人看去,到了這個時候,計劃已經開始,再也沒辦法停下來。
隻能等到,南北矛盾鬨大起來的時候,才可以解決。
“殿下,進場了。”
今天跟隨的是姚廣孝。
朱允熥說道:“進場了就好,我第一次主持科舉,就要搞一場大的,你認為合不合適?”
姚廣孝對這些是沒所謂的,笑道:“要搞,那就搞大的,不破不立,想要做到有些事情,那麼隻能搞大了才能做下去。”
朱允熥笑道:“大師的想法,似乎比我的還要激進。”
姚廣孝說道:“臣本就是個比較激進的人,不過殿下放心,鬨不起多大的問題,就算真的出問題了,其實還有陛下在。”
他們可以肯定,老朱絕對不會袖手旁觀。
現在是放權給朱允熥,但肯定還會靜悄悄的派人在後麵看著。
一旦發現有什麼無法控製的,朱元璋會派人提醒,或者乾預,幫朱允熥糾正。
朱允熥說道:“你說的,其實都對,不過我還是希望自己可以成功,真正做點成績給皇爺爺看看,不說這些了,道衍大師覺得,是北人好,還是南人好?”
姚廣孝說道:“隻要有治國的能力,不管北人還是南人,都是好的,其實殿下沒必要從南北當中,一定要分出好壞。”
朱允熥點頭道:“也對,是我太過執著了。”
確實沒必要區分,到底是南方還是北方。
隻要能用,那就行了。
朱允熥又說道:“南北分榜後,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把南北差彆的問題,趨於平衡。”
姚廣孝說道:“想要拉平南北差彆,說實話挺難的,雙方的差距太明顯了,還有一個問題,是南方的讀書人,瞧不起北方,而北方的讀書人認為南方無病**,隻會辭藻而沒有任何真本事。”
這個說法,朱允熥還是認同的。
想要拉平差距,真沒那麼容易。
朱允熥認為,還是先把南北分榜做好,未來把教育提上來,差距將會越來越小,總有拉平的時候。
現在糾結那麼多,沒有意義。
科舉的進場,還在繼續。
等到所有人都進入貢院,再有人宣布規則。
考試期間,是不準離開貢院,食住都要在裡麵。
聽起來是有些辛苦,但不少讀書人都覺得無所謂,苦一苦這幾天,未來說不定就能過上好日子。
開始考試了,朱允熥沒有興趣留下繼續看,帶上姚廣孝回去了。
負責監考的是張紞,看到朱允熥離開了,他才鬆了口氣。
不過想到朱允熥,讓楊士奇過來暗示他們的話,頓時對這次科舉,充滿了希望。
對於現在貢院內,他認識的幾個南方讀書人,他也是特彆照顧,等到評卷的時候,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