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不錯。”
盧原質隻是看了一眼開頭的兩行字,便知道是胡嗣宗的卷子,點評道:“寫得有理有據,辭藻優美,還很懂用典。”
金公允讚同道:“論據充足,觀點明確,最後的結論,直點主題,真正的好文章,就該如此。”
解縉看到他們如此讚賞,好奇地看下去。
辭藻確實好,用典也多。
但也僅此而已。
全部是無病**,真正有價值的內容,不到百字,其他的全部是賣弄文墨,觀點論點這些,如此淡薄,他們也能說充足。
再看他們的反應,解縉心裡搖頭。
他們不是故意做作,而是真的認為,這樣的文章是好文章。
把辭藻運用得天花亂墜,在他們看來才是好文章,否則都是垃圾。
“現在的南方讀書人,以及南方官員,都是這樣的嗎?”
“怪不得殿下經常說,陛下最討厭的,就是那些寫得天花亂墜,但真正有價值的內容,不過一兩百字的奏章。”
“其實殿下也不喜歡。”
“因此,內閣的官員,是專門從這些奏章之中,提煉出精要,再送去給殿下批閱。”
“他們不是喜歡看嗎?那就讓他們看個夠。”
“奏章的問題,應該也要進行一次改革才行了。”
解縉心裡在想。
這些文官,如此貨色,如何能把大明治理好呢?
如果未來的官員,都會這樣,那樣更糟糕。
當然了,解縉隻是在心裡想一想,暫時還不敢把這些心裡話說出來,否則在場的人,不得把自己給噴死了。
他是不怕挨噴,還可以和他們對噴。
但破壞了殿下的大事,就不是很好了。
“解大人,你覺得呢?”
盧原質問道。
剛才解縉說一篇北人的文章很好,他就要拿一篇南人的出來,堵住解縉的嘴巴。
解縉微微笑道:“你們都點評完了,我總不能挑點錯誤出來評論吧?何況也沒什麼錯誤。”
此言一出,盧原質他們都笑了。
笑容之中,滿是自信。
其實這篇和上一篇對比,肯定是上一篇更好。
但,他們喜歡就好。
解縉心想:“若要讓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
眼前這些人,已經要瘋狂了,但狂得好。
解縉實在看不下去,回頭繼續看分配給了自己的卷子。
盧原質把這份胡嗣宗的卷子,放到最顯眼的地方,絕對要進入一甲的,已經是他們內定的了。
至於其他人的,看下去再慢慢確定。
一直到了傍晚,卷子看過一半。
其實速度那麼慢,主要是因為,他們會一邊看,一邊商量文章行不行。
當然了,那些明顯寫得很爛的文章,不用商量也能判定,但比較好的,或者有爭議的,還是要拿出來商量。
解縉離開禮部官署,沒有馬上回家,而是到了東宮。
此時的朱允熥,已經下班回東宮了。
看到解縉過來,問道:“解先生,評卷第一天,感覺如何?”
解縉歎道:“臣雖然也是南方官員,但也不幫他們,確實見識到很多南方官員到底有多不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