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今天所見所聞,全部給朱允熥說了一遍。
朱允熥聽了,完全不覺得意外。
“他們這是拿我的暗示,當作聖旨來用。”
“再拿著這一份暗示,為所欲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膽子是真的大,萬一我控製不住這些文官,隻怕他們連把我架空的想法都有。”
朱允熥歎道。
解縉說道:“他們沒有這個能力的,大明在殿下監國治理之下,是不可能發生這種情況。”
朱允熥確實有信心,在自己的強硬手腕下,是沒問題的,但不放心未來自己的孩子,能不能控製住這些文官。
他們這些官僚,團結起來又真的很可怕。
朱允熥說道:“後來呢?”
解縉說道:“他們把那些一眼看出來是南方讀書人寫的卷子,全部放出來,再評高低,一眼北方那些,全部放一邊去,會怎麼評,誰也不知道。”
“其中有一個,北方人的寫得很好,如果讓臣來評,能入一甲,但也被他們放下來。”
“等到放榜的時候,臣不敢想象,反對的人會有多少。”
解縉感歎說道。
朱允熥也不敢想象,但他們不鬨,他怎麼進行計劃呢?
“無妨,讓他們繼續,還是要辛苦你,明天再去評卷。”朱允熥笑道。
“這要比臣,處理錢莊那些政務還難!”
解縉的話,說得相當直接,又道:“殿下,需不需要臣,儘力為幾個北方讀書人爭取一下?”
朱允熥沉吟了一會:“要做,那就做絕了,不需要有任何爭取,你任由他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解縉覺得,殿下還是狠心的!
如此下去,張紞他們官員,還能不能活下去,尚且未知。
就算僥幸可以活,但也會被貶,甚至有可能被發配。
專門挖了一個坑,讓他們跳下去。
解縉暫無彆的事情,提出退下,先離開皇宮。
朱允熥對於楊榮的事情,根本不過問,也不關心。
以楊榮的能力,榜上有名是肯定的,隻是排名的高低問題。
治國能力的強弱,從來不是通過科舉的排名而定,楊士奇還落榜了,但他的能力並不差。
隻不過,科舉的排名,又是前期初步判斷能力的標準。
因為那些讀書人,誰也不清楚他們怎麼樣,需要有這個標準來判斷。
朱允熥說道:“大明的官場圈子,太亂了,需要整頓!”
“殿下!”
趙姝端著糖水過來,輕聲道:“你一直為科舉的事情傷腦筋,臣妾為你做了一些糖水,放鬆一下,明天再考慮。”
朱允熥暖心道:“還是姝兒最關心我。”
趙姝說道:“不隻是臣妾,妙錦妹妹也幫忙一起做的。”
她們是真的很好,一切都為朱允熥考慮,很賢淑。
能把她們娶回來,朱允熥心裡感歎,是自己的福分。
朱允熥問道:“你們喝了嗎?”
徐妙錦走出來,笑了笑道:“殿下還沒喝,我們當然不能先喝,這個是規矩來的!”
朱允熥搖頭道:“我們這裡,沒有那麼多規矩。”
徐妙錦道:“還是要有的,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不遵守,以後的東宮豈不是亂套了?”
她們對於這個,還是特彆認真,一定要全部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