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榜隻是暫時,未來無論什麼變化,都有可能,如果你們認為沒問題,我們先試一試。”
朱允熥的目光,從他們身上掃視而過。
那些北方讀書人,心裡也都認同,北方人在學問方麵,確實遜色南方,這是曆史遺留下來的問題,需要時間去彌補。
淩漢帶頭道:“臣認為,沒有問題。”
南北分開,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公平,北方官員附和淩漢,認為沒問題。
再然後,南方的也認同了。
放在以前,南北一人一半,他們是絕對不可能認同。
但這一次鬨出來的問題,正是他們鬨的,本就處在理虧狀態,考慮到最後,也不掙紮了,先同意,試行一兩屆,以後看情況再聽從朝廷的調整即可。
朱允熥說道:“暫時這樣安排,你們還有其他事情要上奏的嗎?”
“如果沒有,儘快傳下命令,告訴所有讀書人先不急著離開,全部重新評卷,第二次放榜,讓他們留在金陵等結果。”
他朗聲說道。
劉三吾問道:“殿下,第二次放榜,一共有兩個榜,一甲榜單,如何確定?”
朱允熥說道:“安排兩個一甲,考慮到情況的特殊性,一甲要定個高標準,隻有達標了,才能進入一甲,比如現在的景清和戴德彝是有能力進入一甲,除了他們,其他讀書人都不行,那麼南北一甲隻能分彆一個人。”
淩漢問道:“若是都沒有讀書人,達到一甲的標準呢?”
朱允熥說道:“那就空著,南北的誰不行,誰就要空著,也好證明南北方的學問差距如何,直到未來進行調整為止。”
這個提議,他們沉默片刻。
最後還是同意了,認為可行的。
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畢竟是分開兩個榜單,總不能兩個一甲,一共六個人那麼多,這樣不方便他們進行未來的評判。
他們認同了朱允熥的提議,先按照這個方法試行,未來再按照實際情況更改。
這件事確定下來,暫無彆的事情。
朱允熥再指定幾個負責重新評卷的官員,就讓他們回去評卷了。
結束了早朝,朱允熥把陳迪和沈倩他們的名單,先送去給老朱,讓老朱同意這一份委任,至於其他不算重要的官員,就等吏部的推薦。
來到乾清宮的時候,朱允熥看到朱元璋正在看書。
“處理好了?”
朱元璋笑著問道。
彆看他在這裡享福,其實也很關心外麵的事情,知道整件事鬨得有多大,也知道今天要有一個結果。
朱允熥說道:“孫兒出手,當然可以處理好,孫兒任命了幾個官員,需要皇爺爺同意。”
朱元璋看都不需要多看一眼,道:“咱同意了,稍後讓人給你送去聖旨。”
朱允熥說道:“皇爺爺,你這也太敷衍了吧?”
朱元璋笑道:“咱已經讓你監國了,難道連敷衍一下都不行?哈哈……”
朱允熥說道:“那麼孫兒聽皇爺爺的,事情處理完了,孫兒提出南北分榜。”
他把剛才的事情,詳細說了說。
朱元璋聽著,認為沒有問題。
讓朱允熥大膽地試行,如果不太行,以後再更改即可,又不是特彆嚴重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