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心裡,其實也有過擔心。
隻是他不把這份擔心,表現出來,其實也是因為,不敢隨便表現,暫時把擔心放到一邊。
現在聽到張玉提起,朱棣的臉色,微微一沉。
所幸的是,至今還沒有相關的消息傳出,連謠言都沒有人傳出來,似乎在說明,皇太孫不會對他們如何。
但是否真的不會,誰也不清楚。
畢竟接下來,要進行權力交換,整個大明,真正說了算的人是朱允熥,不再是朱元璋了。
“這件事,不許再提。”
朱棣想了好一會,搖頭道:“也沒這個必要。”
張玉低下頭道:“是!”
朱棣還不怎麼擔心,但張玉比朱棣,還要擔心了。
但有些事情,又是真的不能隨便亂說。
朝廷如何處置他們這些藩王,那是朝廷的事情,和他們沒關係。
朱棣揮一揮手,讓張玉先下去。
不過他的擔心,還是一直存在。
想知道未來的朱允熥,會如何處置他們這些皇叔,但又不敢提出來。
——
那些西方的人,全部送去市舶司後。
朱允熥的事情,暫時少了一些,不過忙碌還是要忙碌的。
再得到朱高熾送回來的消息,東西方貿易,確實進行得特彆順利,朱允熥開始繼續考慮,郵局這個問題。
把李景隆,給傳進來了。
李景隆連忙說道:“回殿下,整個大明的範圍,實在太大了,郵局要全麵鋪開,臣正在儘可能努力,有些地方不是朝廷把公文發下去,他們就會按照公文去做的。”
朱允熥也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問道:“你現在,進行得怎麼樣了?”
李景隆說道:“京城附近的,完全沒問題了,那些比較繁華、有錢的地方,同樣都做好了,但這件事我們還沒有宣傳出去。”
由此看來,李景隆的動作,還是挺快的。
朱允熥又問:“花了多少錢?”
李景隆搖頭道:“還沒……暫時還沒怎麼花,因為還沒開始宣傳,來找我們郵局寄信的人,暫時一個都沒有。”
朱允熥無奈道:“如果連來寄信的人都沒有,郵局就沒有存在的意義。”
李景隆解釋道:“其實臣打算,在這兩天裡去找道衍大師,把郵局的事情登報。”
現在的報紙,是最合適的宣傳方式。
沒有之一!
儘管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識字。
但那些識字的,會把消息帶出去,傳給讓那些不識字的人知道。
如今很多消息的傳遞,宣傳的手段等,都比以前好太多,也快太多了。
朱允熥讚同道:“你去找大明日報就好了,他們會免費給你刊登。”
李景隆點頭道:“是!”
朱允熥問道:“沒有遇到,其他特彆的麻煩吧?”
李景隆說道:“麻煩肯定是有的,但臣都可以解決,絕對不會給殿下帶來麻煩,等到百姓們真的去郵局寄信,郵局可以正常運作起來時,殿下就明白,臣沒有說謊了。”
他對於自己的能力,還很有信心。
如果在原有驛站的基礎上,還做不好郵局,那麼李景隆以後隻能回家,好好地當一個,普通的紈絝子弟。
朝廷的很多事情,將會和他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