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曹國公的爵祿在,保證衣食無憂,但無法再晉升。
朱允熥微微點頭道:“那就好,這些事情,你自己把握好了。”
李景隆點頭道:“臣會的。”
再然後,他下去了。
想到郵局已經在鋪開,朱允熥放心很多。
可以吩咐下麵的人,大量地印刷郵票,隻要郵局還在,印刷的郵票,就不愁賣不出去。
這些東西,如果做一兩個,成本肯定很高。
但如果大量地印刷,量大了就能把成本壓下去。
目前來看,一切正常。
朱允熥繼續翻一翻,接下來還有什麼事情沒做。
“盜賊、山賊、黑社會等,都還沒開始打擊。”
朱允熥尋思著,又道:“隨著東西方貿易的進行,很快另外一個群體,商幫可能又會大量出現,並且得到發展。”
商幫這個東西,對於加入這個組織的商人而言,肯定是好的。
但對於商幫之外的人,不一定有多好了。
時間一長,商幫會亂。
不同的商幫之間,互相地鬥爭,惡性競爭。
還有那些沒加入商幫的商人,商幫肯定會對他們進行欺壓,來擠兌普通商人,所擁有的資源。
目前還是一團和氣,但發展起來了,這一團和氣,早晚會有被打散的時候。
“得規範管理,商幫的行為。”
朱允熥尋思著,這件事必須要提上來,先記錄在本子上,等到那些西方人全部離開了,他再把那些相關的商人聚集起來聊聊。
“糧食!”
朱允熥翻了翻最近的奏章,道:“傳李煥文上來。”
戶部尚書李煥文,很快又走進文華閣,跪拜行禮。
朱允熥問道:“現在的紅薯,怎麼樣了?”
原來問的,是關於紅薯的事情。
李煥文隨之吐了口氣,還以為戶部又出什麼問題了。
其實整個戶部,現在大部分的職能,都要被解縉、夏原吉他們分走了,李煥文感覺自己這個尚書,有一種被架空了的感覺。
李煥文的心裡,當然是不爽的,但那些人,都是朱允熥身邊的人,又讓他敢怒不敢言,躬身道:“回殿下,紅薯的推廣,十分順利。”
朱允熥又問:“具體有多順利?”
李煥文說道:“自從在應天府種植後,現在整個應天府,以及周邊的地方,有一半以上的農田,都在種植紅薯,另外一半保留原有的作物。”
能保留一半,是正常的。
萬一紅薯出了什麼問題,還有其他糧食進行彌補,不至於直接缺糧、饑荒。
儘管紅薯會有存糧,但也為了未雨綢繆。
“紅薯種子現在,傳遍大明各個府。”
“他們在殿下的指導之下,進行種植,但又不會破壞,原本的農業耕種。”
“去年收上來的農稅,已經有部分人,用紅薯的製品作為農稅之一。”
“紅薯的食用方法、製作方法等,同樣傳遍了,特彆是北方。”
“北人喜歡麵食,用紅薯製作的紅薯粉,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創新,喜歡的人還不少。”
李煥文把目前,紅薯的推廣情況,詳細地說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