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昆侖蜃景,光明皇帝(求訂閱)_長生從獵戶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長生從獵戶開始 > 302.昆侖蜃景,光明皇帝(求訂閱)

302.昆侖蜃景,光明皇帝(求訂閱)(1 / 2)

大唐皇後李幼寧,是個英姿颯爽的女子,披上鎧甲就是個氣勢驚人、無法讓任何人小覷的將軍;脫下鎧甲又是母儀天下、一舉一動無可挑剔的國母。

此時,乃是臘月。

雲都的皇宮方才建成年許,萬物皆新,氣象亦新。

雖說修建新宮勞民傷財,但九州地域本就極大,人口又多,如此的建造卻還是未曾傷筋動骨。

在沒有了鬼域和肉田的世界,縱是權貴剝削,這個世界的人口卻還是比之前多太多了。戶部初步統計,才上報了最新統計的戶籍數目,足有二十三億人。

皇後端著新熬好的蘿卜牛肉湯,側坐在天子身側。

她用餘光看著天子側臉,哪怕已是做了五年多的夫妻,這個男人卻依然遙遠而崇高,隻有在男女歡好時,她才能感到彼此間的貼近,感到男人力量裡蘊藏的人性。

而李元則在看著戶籍的折子,他很清楚自己該做什麼。

亂世既未定於人皇之手,也未定於宣帝之手,那麼就該由他來做一個了斷,如此若再輪回也不至於穿到一個新的亂世。

他已經厭倦了亂世。

“鼓勵生育。”

“育兒有二,則減稅一半。”

“育兒過三,則免稅三年,之後減稅一半。”

他口中喃喃著,然後忽地又側頭,看向李幼寧,問了句:“皇後,你覺得如何?”

說罷,他又自嘲地笑笑,道:“這東西,孤整著頭疼”

他醉心修行,可卻又不得不來過問這些,然而,他卻又沒有多少時間來做這個。也就是抽些時間,回來來看看折子,提些建議罷了。

李元不看折子,往日裡自是皇後看了。

皇後看,其實也就是李家在看。

不過皇後並不傻,她自持出嫁,那便是夫家人,而不是娘家人,雖說這夫家娘家其實不過是一處“老祖血脈歸家”的儀式,但作為皇後,她卻還是很明白“外戚之害”。

李幼寧看著折子,道:“臣妾以為增加戶數的同時,也需選拔人才入朝為官,否則戶籍多了,卻沒人去管,或是管的不當,那隻會徒增混亂。

過往官員,皆是各大家族壟斷。

而宣帝時期,學宮曾做過招收平民的嘗試,但卻因宣帝暴斃而告終。

臣妾以為之所以告終,全然是因為這高層的官員裡都是世家之人。

世家,容不得普通人來分他們的權力。”

李元笑道:“你也是世家人。”

李幼寧道:“可臣妾更知道陛下想要的是什麼樣的世界。”

李元神色變得溫和,他把折子丟給皇後,捧起牛肉蘿卜湯,舀了一口入嘴,微帶辛辣的肉香裹覆味蕾,又被咽下。

“放蠻椒了?”

“蠻椒乃蠻族那邊的山中特產。過往玉京遠,而今雲都近,故而蠻椒多且便宜。”

“皇後來操辦這事吧,做決定前問問孤便好。”

“是,陛下。”

李幼寧當仁不讓。

窗外飄著雪,國母執筆,開始處理堆積的奏折,而天子卻在喝牛肉湯。

他看了眼遼闊殿堂,屏風擋了穿堂風,卻依稀能見到門外那兩串掛著的紅燈籠,以及燈籠光域裡籠著的雪和值守的侍衛宮女。

天寒地凍,一碗牛肉湯實在是不錯。

待到喝完,已過了會兒時間,李元側眼,看著認真且專注的皇後。

長久的疲憊已經在她臉上留下了痕跡。

李元忽道:“組個議會吧。”

“議會?”李幼寧擱筆,知性的臉龐上露出思索之色,然後又道,“臣妾聽聞北地金帳多有議會。

遊牧之人往往追隨頭人,而數個頭人則能形成一個小部落。

而部落遷徙之類的大事,則由這些頭人共同決定。

我泱泱大唐,一切權力皆歸陛下,又如何選出這般頭人?做出這等議會?”

李元略作思索,道:“政教合一,而教義中則寫清心存光明,若是為了家族私利而魚肉蒼生,掀起禍患,教義便能誅其心,毀其力。”

這是他過去的思路。

問刀宮的存在想要入四品,就得心中種玉,隻可惜那時候的超凡不再。

但現在,既有觀想,又已立了光明教,那不妨就再以教義約束人心欲念。

“可是蒼生裡出來的強者,不過又是新一批的世家家主。”李幼寧道,“屆時便是他們心存光明,但子嗣卻未必如此”

李元道:“入議會者,不可有家族,後輩不可為官,不可從商。”

“那他們做什麼?”李幼寧好奇道。

李元道:“入教為聖侍,修行教義,參悟力量。自幼沐浴在教義之中的孩子,不會再有貪婪的想法。

隻是光明教的教義,卻需要認真編寫。”

“臣妾明白了。”李幼寧點點頭。

這放在任何朝代,似乎都是匪夷所思的事。

可如今乃唐朝新立,而自家男人在天下的威望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完全可以一手遮天,推動社稷走向前所未有的方向。

國母繼續批閱了些折子,而想到未來這些折子很可能會被擺在圓桌中間,由一圈的議員進行討論,國母就感到既新奇卻又凝重。

而這時,一雙有力的手忽地摟在了她腰間。

國母耳邊傳來聲音。

“孤難得回來,今日皇後便早些歇息吧。”

國母臉紅了紅,身子如水軟在身後男人懷裡。

李元將這上一刻還在憂勞天下的女子一把抱起。

柔若無骨的溫香貼附於有力的手臂之上。

繼而那美人兒又探出手臂,勾住李元脖頸,花開堪折,目藏迷離。

國母必須懷上孩子,隻有這樣這個新朝才會更加安穩。

李家在期盼著皇後小腹隆起。

蒼生也在期盼著龍子誕生。

一宿辛勤。

李元喚來宮女服侍皇後,然後便往外而去。

他來到一個書齋,踏步而入,書齋的書架上早已放上了新書。

這些新書都是有關“西方遊記”之類的書,乃是神策樓從各地搜索而來的。

神策樓,乃是天下一等一的情報組織,曆史悠久,由李家締造,如今樓主便是李天世。

李元視線掃過那些書目,忽地略作停頓,然後抽出一本薄薄的皮卷。

這一卷是染了血的。

李天世是個明白人,他不會為了讓“遞送到天子麵前的東西好看,而刻意將這些真正重要的東西壓下”。

越是染血,便越是證明了其中文字的價值。

而能送到李元身邊,便更是如此。

李元翻開那書。

皮卷繃緊,又帶許多褶皺,內裡不僅有血,字跡還極為潦草且不少地方糊了一大片,看起來像是丟入過水裡、然後又拿出來曬乾了一般。

而皮卷一旁又附有簡短的文字:雲都城西漁販於花鮔腹中而得。

花鮔是一種大魚,性喜冷,藏於淡水。

李元心中暗道:‘既是魚腹所得,那必是從上遊來的了。’

他依然記得從前那神靈墓地的冰雪推移裡,總會將上遊的屍體攜卷著送下,繼而有些則會在下遊的極陰之地形成鬼域。

那位喜歡看晚霞的小狼母,就是其中之一。

他饒有興趣地看起這皮卷來。

這是一卷日記。

記錄日記的人是誰已不可考。

但李元自掌控南地時,就已下令“但凡能提供西行見聞,或是有關王母信息之人”便有賞賜,可若有欺騙,那便是大罪。

他給的賞賜很多,甚至還將“封禪入教”的賞賜也顯示了出來。

一時間,西行之人眾多。

而這很可能就是其中的一位。

日記剛開始寫了一些路線,可山中地形極為複雜,慢慢的.寫日記之人似乎迷路了。

但他依然在記錄。

記錄的最後,則是他在遠處的高山上,看到了一棵神樹。

那神樹似是槐樹,但卻植根於天上,在雲裡,在霧中,極為玄異。

寫日記之人欣喜若狂,以為尋到了傳說中的“王母之地”,他往那神樹所在飛快跑去,並且還抽時間記錄這些。

到了這一段,他的字跡不再平靜,而顯得很興奮,顯然他覺得他已經找到了極度重要的信息,無論是“王母的不死藥傳說”,還是“唐皇的封賞”都讓他感到體內有著無窮力量。

可文字到了這兒,就戛然而止。

顯然,寫日記的人死在了奔赴那“天空神樹”的路上。

怎麼死的,李元不知道。

但對於神樹,他倒是有些看法。

小琞修天魂,諸魂合一,最終剩餘一魂。

而那一魂,便是棵槐樹。

至於為什麼在天上,李元估計是海市蜃樓。

原因很簡單,他自己知道神墓距離這邊到底有多遠,如果這人真的是在神墓附近看到了那棵樹,那這皮卷根本不可能被魚吃到,然後還能遊到這兒來。

隻不過,這還是很有意義的。

至少對“天空神樹”的描述,極可能便是小琞的那個天魂分身如今的狀態。

李元細細看去。

樹葉綠且黑,其間有大小似鴛鴦的巨蜂在飛舞。

樹根脫地而出,於雲海裡宛如群蟒起伏,樹根之間,有群羊伏棲,羊四角,目幽黑,神聖難言。

李元閉目稍稍想了想。

他感到的並不是什麼“神聖難言”,而是“凶煞難言”。

“果然出事了。”

他眯起眼。

可旋即,他心底又生出古怪無比的情緒,因為他還記得自己穿越前的世界。

那世界有一本書叫《山海經》,《山海經》的《西山經》中有記載類似情景。

他依稀記得那兩句話。

一句:昆侖之丘,有鳥焉,其狀如蜂,大如鴛鴦,名曰欽原,蠚鳥獸則死,蠚木則枯。

一句: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是食人。

李元深吸一口氣,然後收起卷軸,神色幽幽地看著門外落雪,心底那古怪翻湧著,暗道:‘難不成這異界和我穿越前的世界還有聯係?’


最新小说: 重生七零,大院美人靠靈泉養夫驚全場 同時穿越:我在國產區橫行霸道 驚!我家糧油店通古今,任我周遊各小世界 危險廢物她來了 我從光裡走來 星骸紀元 修士家族 靈界之海中孤島 太太請安分 豪門團寵文裡的背景板長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