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如今的大秦朝堂卻與以往大不相同。
朝堂上顯然缺乏眾多的能臣,那些在史書上能夠在這個時期留下名字的人,
要麼已經被邵俊的前身給處決掉了,要麼就站在了反賊的陣營之中。
這使得邵俊連一個可以破格提拔的人選都難以找到!
更令邵俊感到抓狂的是,
秦朝的文字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天書。
前身也是不學無術,這導致邵俊穿越過來後,竟間接地變成了一個“文盲”。
麵對那些繁複的秦朝文字,邵俊常常感到無從下手,
不過,好在還有子嬰這個免費的苦力。
子嬰對朝政也有一定的了解,
有了他的協助,邵俊才能夠稍微輕鬆一些,不至於被這繁重的政務壓垮。
邵俊在鹹陽城中設立了一座招賢館,他對這座招賢館寄予厚望,希望能夠在這裡挖掘出一些曆史上未能留下姓名的隱世大才。
然而,現實卻給了邵俊一記響亮的耳光。
招賢館每天都是門可羅雀,前來自薦的人寥寥無幾,
而且這些人往往都是些才疏學淺之徒,根本無法滿足邵俊的期望。
不過,邵俊很快就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他意識到自己穿越而來後的所作所為,
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暫時穩定住底層的黔首,
但對於那些稍有遠見和才識的才子們來說,根本不會被他的花言巧語所迷惑。
畢竟,他的前身名聲實在是太臭了,這使得他在招攬人才方麵遇到了巨大的困難。
想到這裡,邵俊才恍然大悟,大秦最大的危機並非來自關東的叛軍,而是朝廷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基本盤!
關東六國雖然被大秦一一消滅,但六國的貴族們卻始終心懷複國之誌。
當大秦開始顯露出疲態時,這些貴族們便果斷地一擁而上,企圖從大秦身上撕下一塊塊的血肉。
且不論他們內心深處真正的盤算究竟是怎樣的,也不管他們的目標到底是什麼,但從他們的實際行動來看,毫無疑問都是為了複國而不懈奮鬥!
然而,大秦又如何呢?
且不說大秦滅亡之後是否還有人惦記著複國,單就當下而言,即便大秦尚未覆滅,又有多少人甘願義無反顧地站出來?
造成這種局麵的緣由,無非是那些為大秦舍生忘死的老秦人,並未得到他們應有的回報!
即便到了後世,這一事實依然廣為流傳。
“秦滅六國,車同軌,書同文,天下一統,秦始皇千古一帝!”
“秦奮六世之餘烈一統華夏!”等言論,
而數百年間為了這統一目標所付出性命的老秦人,卻連留下名字的資格都沒有。
秦滅六國後,一統天下後,
嬴政是如何做的?
嬴政大力地打壓本土貴族勢力,使得那些曾經堅定支持秦王的關中貴族們,逐漸從朝堂上銷聲匿跡。
與此同時,對於那些被俘虜的六國王室成員,
嬴政竟然下達旨意,征調大量民夫,
在鹹陽宮外按照六國都城的規模和樣式,修建起了一座宏偉壯觀的宮殿群,專門供六國王室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