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是不希望勝利,而是這場勝利,已經完全超出了他們窮儘一生所學的軍事常識。
“或許,我們都想錯了。”一個沉穩的聲音響起。
兵部侍郎張承,緩緩走到沙盤前。他曾是北疆軍中宿將,因傷退調回京師,對林塵的用兵風格,有過深入的研究。
“林都督,他從一開始,打的就不是一場單純的戰爭。”
張承的聲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他打的是‘經濟’,是‘情報’,是‘人心’。他用兩年的時間,讓京師商業聯盟的商隊,走遍了草原的部落。他比烏丸人自己都更清楚每一片草場的路線,每一個部落的實力。”
“所以,我們看到的,是八千對十萬。而在他眼裡,他要對付的,隻是一個看似龐大,實則內部早已被他滲透得千瘡百孔的,空殼子而已。”
“他不是在攻城,他是在拆房子。隻要,找到那根最關鍵的承重柱,輕輕一推……”
張承拿起代表“烏丸王帳”的那個小旗子,輕輕一彈。
“整座大廈,便會轟然倒塌。”
一番話,讓整個兵部衙門,陷入了沉默。
與官府衙門的複雜情緒不同,當捷報通過官府的告示和報喜官的奔走,傳遍京師的大街小巷時,民間的反應,是純粹的、熱烈的、發自肺腑的狂歡。
望北樓。
京師最有名的酒樓之一,此刻已是人聲鼎沸,座無虛席。
“聽說了嗎!北邊打贏了!咱們大奉的軍隊,把烏丸人的老巢都給端了!”
“何止是端了!聽說烏丸那個什麼女王,長得跟天仙似的,被咱們林都督,給活捉了!”
“哈哈哈!痛快!實在是痛快!老板!再上一壇好酒!今天我請客!不醉不歸!”
一名來自西山省的行商,興奮地滿臉通紅。他常年往返於邊境,深受戰亂之苦,如今聽聞大捷,比誰都高興。
“這下好了!商路一開,咱們的生意,就好做咯!”
鄰桌,是幾個穿著青衫的年輕書生。他們雖然故作矜持,但眉宇間的興奮,卻怎麼也掩飾不住。
“以八千疲敝之師,破十萬控弦之眾,此等功績,真乃我輩讀書人之楷模!”
“唉,恨不能投筆從戎,追隨林都督,為國殺賊,建功立業!大丈夫生於世,當如是也!”
說書先生,更是當場就加了一段新活。他驚堂木一拍,口若懸河:
“話說那林無敵,身披玄甲,手持驚蟄,單人獨騎,立於陣前!麵對十萬烏丸大軍,他橫刀立馬,冷笑一聲……”
整個酒樓,乃至整座京師,都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裡。百姓們不懂什麼戰略戰術,他們隻知道,打了勝仗,就意味著和平,意味著安寧,意味著他們的好日子,要來了。
然而,當這股狂喜的風暴,吹進那些雕梁畫棟、溫暖如春的豪門府邸時,卻變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