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後世人收割糧食的方式?”
萬界中的百姓紛紛驚呼,他們原本還在想這麼多的糧食,收割起來應該很是不方便,應該要用到很多的人和時間。
沒想到後世收割根本就不用人了!
“這東西可真好用!那麼走一遍,水稻就收完了!”
“就是,要是我家也有就好了,去年那場大雨,可是毀了不少糧食!”一位婦人心疼的說道。
要是有這個,他們家那點地,一炷香就夠了!
“怪不得後人都吃牛肉了,這收割能夠有這樣的巨獸,那種稻子是不是也不用牛了啊!”
“張家的說的有理!”
“哎呀那不是錯怪人家神女了,人家那是有能力吃牛肉啊!”
皇帝們都看到了那個鋼鐵巨獸是有人坐在裡麵操控的,這東西可能跟欣欣姑娘他們做的那個車差不多。
眼饞!想要!
【第二位則是小麥雜交之父,李振聲院士!】
唐欣欣收拾好了自己,重新坐回了電腦前,她的眼眶微紅,更添了三分美麗。
【小麥作為我國曆史最為悠久的農作物,其實產量和性狀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定的,咱們之前細數各朝代的糧食產量時就能看出,大部分的糧食增長,其實都集中的水稻這種農作物上,小麥產量的增長其實並沒有很多。】
【即便如此,小麥在我國的地位依舊重要,甚至在全世界範圍內,小麥都是極為重要的糧食作物。】
【相比種植區域集中在南方的水稻,小麥才是北方人最重要的糧食。】
【李振聲院士1931年出生於山東淄博,是中國小麥遺傳育種學家,中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有“當代後稷”和“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之稱。】
【1951年,李振聲畢業於山東農學院(現山東農業大學)農學係。而他會去考大學,完全是因為聽說了這座大學免費提供食宿,沒想到一下就考上了。】
{雖然是很厲害的院士,但是我還是要說,為什麼我考大學就沒這麼簡單!}
{羨慕已經說累了,這就是凡爾賽嗎?}
{雖然現在山農隻是一本普通大學,但是李爺爺那個年代,能夠考上大學的人就沒有笨的!}
{一下就考上了,我也想一下就考上!}
{人家還是衝著食宿去的!}
{啊啊啊,李爺爺牛批!}
{我是廢物,還是等李爺爺養我吧!躺平.jpg}
【此時年僅20歲的李振聲被分配到北京中國科學院遺傳選種實驗館任研究實習員。】
【他師從馮兆林先生,那個時候,還是個小年輕的李爺爺專門研究牧草種植與土壤改良,負責種質資源收集、種植及生物學特性觀察。】
【此時的他,還與小麥沒有任何的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