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下去,皇權不就徹底掌握在那群臣子手中了?
【既然這個時代被稱為三國,那麼也就是說,這個時代最終穩定下來的格局,正是三方勢力鼎立。】
【這三方勢力分彆是曹操帶領的曹魏,孫權帶領的東吳,劉備帶領的蜀漢。】
【我們首先先來介紹一一下三方勢力的領頭人!】
【這三方勢力中,曹操就是漢獻帝劉協所依附的權臣,曹操雖然本質上控製著東漢的政權,稱呼上卻是東漢的丞相,割據北方。】
【“奉天子以令不臣”就是曹操的戰略,不管曹操心中是否想要奪取天下自己稱帝,但是隻要他還是大漢的丞相,有著天子這層遮羞布,那麼就天然的占據了正統這個大義。】
【另一邊的東吳則是占據了較為富庶的江東地區,剩下的最後一方勢力蜀漢的領頭人劉備,起初卻是個家境貧困,靠織席賣鞋為生的貧家子。】
{劉備可是鞋業老祖宗!}
{這就是推恩令的結果!}
{劉皇叔!}
{漢室宗親。}
{白手起家的一路!}
{天下英雄唯君與操耳!}
{劉備前半生挺失敗的,後半生倒是還能算成功。}
{《三國演義》中可是寫了劉備三次家破人亡。}
{戲劇化吧,劉備的身世確實挺坎坷,但是陳壽沒有在《三國誌》記載過。}
“大漢的末路啊。”漢高祖劉邦喃喃著,“那朕就要好好看看了,能親眼看到自己建立的朝代的末尾,親自為它送葬,也未嘗不是一種幸運。”
劉邦聽到劉備賣鞋為生,許是想到了自己:“這個後輩靠賣鞋生活?那確實挺艱苦的,這種出身打天下可不好打啊。”
呂雉歎口氣,果然,大漢也走到了儘頭,就是不知道這位劉備,到底為什麼沒能重振大漢,難道是實力不夠?
張良等大漢的臣子們儘皆沉默,他們親眼見證了秦朝的末路,如今他們的大漢,也要走向末路了。
天幕上這句話說得好,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前講述唐朝和明朝的時候,這位欣欣小淑女就說過,王朝不可能永遠存在,他們大漢還能有一幫人為之努力,已經是邀天之幸。
就是不知道取代了大漢的朝廷乾的怎麼樣,要是乾得不好,他們這群大漢的老祖宗可是不樂意的!
漢武帝劉徹看到東漢末年,眼神已經開始發冷,雖然他知道王朝不可能永久存在,但是這麼快就讓他看到大漢的末日,還是有點猝不及防。
希望這個叫劉備的能夠給他看看大漢的風骨,不然,嗬,什麼漢室宗親,這就讓他祖宗除族!
漢光武帝劉秀則是看到了那句“推恩令的結果”:“朕也是因為推恩令才會變成一個普通的農家子,不過,相比起諸侯的危害,朕倒是很願意安貧樂道。”
劉秀仿佛又看到了自己那個驕傲張揚的哥哥。
要是大漢不被王莽篡位,他跟兄長大概一輩子都不會走上這條爭霸天下的道路,他的兄長也能好好的活在世上吧。
【既然這次大家投票的結果是武侯祠,那我們第一個介紹的,當然就是咱們的漢昭烈帝劉備了。】
【劉備身為漢室宗親,之所以會淪落到以賣鞋為生,就是劉豬豬采用的推恩令的後果。】
【劉備的祖宗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不過因為推恩令的存在,劉勝這個曾經的漢景帝親子,他的權力分到了劉備這一代,也已經一點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