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不是有史書記載耿炳文在這次的真定之戰中戰死了,所以才決定換了李景隆上嗎?}
{是有這麼個說法,但是記載好像不一樣。}
{據說朱高熾守北平的方法是往城牆上潑水讓他結冰,真的假的!}
{這我也不知道啊,不過李景隆攻打北平是在十月份吧,那個時候能結冰?}
{明朝時是小冰河時期,氣溫比現在冷,大概可以吧。}
{北平保衛戰,不僅是朱高熾,燕王妃也上城牆了!}
{女中豪傑!要是北平沒守下來,朱棣就要寄了!}
{樓上,那你也太小看永樂大帝了,就算北平真的丟了,我相信我們家永樂大大也能再打回來!}
{就是,區區一個李景隆算什麼!拿捏!}
【哈哈,友友們這可說錯了,朝廷畢竟是正統,李景隆雖然是個草包,但是人家人多啊,朱棣想要輕鬆拿捏李景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率六十萬大軍與燕軍在白河溝大戰。】
【戰鬥一開始,朱棣這邊本來是處於劣勢的,結果關鍵時刻,一陣大風,刮斷了李景隆的帥旗,南軍直接陷入了混亂,朱棣抓住機會突襲,李景隆戰敗。】
【要不是這一陣怪風,朱棣在這一戰可能就要翻車了,不過曆史有的時候是真的很偏愛某些朝廷,這一陣風不僅救了朱棣,也救了大明的國運,為它選擇了一位明君。】
【這一陣風可是直接讓咱們的Judy得到了一個風係大魔導師的稱號!】
【而朱允炆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自此之後,李景隆屢戰屢戰,但是也沒被撤職。】
【直到同年九月,建文帝朱允炆才用盛庸替換了李景隆,而這個時候,朝廷的軍隊,已經快要被李景隆打光了。】
【十二月,盛庸率軍與燕軍在東昌,也就是咱們現在的聊城啊,打起來了。】
【這一戰,燕軍慘敗,朱棣最信任的將領張玉戰死了。】
【這一戰的勝利,本應該是朱允炆勝利的開始,隻可惜此時的建文帝聖母病發作,犯下了第三個大錯。】
【盛庸很厲害,朱棣在與盛庸作戰時多次失敗,隻要盛庸在加把勁,可能就能殺了朱棣,結束這場靖難。】
【這個時候,朱允炆突然開始裝腔作勢,下了一個不能傷害朱棣的命令,理由是:不能讓他背上殺叔的罪名。】
【因為這個詔令,南軍再與朱棣作戰就變得束手束腳,甚至幾百人都不敢追殺朱棣一個,朱棣反而利用這一點,身先士卒,所向披靡。】
【建文三年,齊泰和黃子澄被朱允炆以放逐的名義外放,實際上則是讓他們招募士兵,找人勤王。】
{無語了,朱允炆要不要看看你在乾嘛!}
{湘王朱柏難道不是你逼死的嗎?現在來充什麼好人!}
{朱允炆完全抓不住重點,下旨主打一個隨心所欲。}
{演戲演上癮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