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這小姑娘還這麼小,王安石等人都有點心動了。
這可是後世認證了女詞人啊!
天資聰穎,才華過人,天幕還沒有提到李清照的老師!!
那很有可能就是沒有老師啊!
要是他們能夠將李清照收到自己的門下.......
蘇軾看著這群蠢蠢欲動的同僚們咬牙切齒,這群混蛋就知道惦記彆人的東西:“你們就彆想好事了!這可是我的徒孫!”
蘇軾試圖用自己清瘦的身體擋住李格非。
這般良才,蘇軾的弟弟蘇轍都想跟自己家兄長爭一爭了:“兄長這話說的,李格非都還沒拜入你當老師呢,什麼徒孫,哪有的事兒!”
蘇軾一把撈起李格非:“從現在開始,你就是我的弟子了,聽見沒?”
就算有個青史留名的閨女,李格非也不敢拒絕蘇軾這樣的大佬啊!
“老師!”李格非當機立斷,麻利的喊了人。
宋神宗趙頊和太子趙煦表示看熱鬨看的很爽,他們是皇族,這李清照怎麼都不可能拜入皇家門下!
他們還等著來一場搶人大戰呢!
隻是沒想到還是蘇軾技高一籌啊,直接搶先定下了師徒名分,這下子,這群老狐狸就算是有千般手段,都施展不出來了!
果然再心黑,也玩不過打直球的!
至於那個一貶再貶......咳咳,都是蘇軾惹的禍,這家夥也是太不會說話了,要是蘇軾你當時說話好聽一點,委婉一點,他也不至於要把蘇軾貶出汴京!
朕本來是很欣賞你的,誰讓你把自己弄得裡外不是人啊!
這能怪得了朕不偏袒你嘛?
【因為蘇軾,他的弟子們也被認為是跟蘇軾同一黨的人,所以蘇軾的弟子們,天然的便有了黨派。】
【嗯,恩師蘇軾偏向哪邊,他們就屬於哪一派!】
【李格非將自己的家眷們也接到汴京的時候,李清照已經六歲了,宋朝的京都繁華昌盛,一片盛世景象,李清照也從此生活在了非常優渥的環境中,這種悠閒且富裕的生活,更是激發了李清照過人的才華。】
【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十六歲的李清照寫出了令宋朝文壇為之震驚的作品,《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作為一個出名的詩詞大家,有著跟所有的詩人們共同的愛好,那就是飲酒!】
【彆看李清照是個女孩子,但是她的很多愛好,大概都不太符合人們對於女子的印象。】
【十六歲的李清照,在這首小詞中,寫了自己醉酒醒來後,關於園中海棠花與侍女們發生的對話,短短幾句,便寫出了自己有些鬱悶的心情和對花兒們憐惜。】
【李清照早期的作品,比起那些男詩人們,更多出了一份獨屬於女兒家的嬌憨。】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年輕時候的李清照啊,那可真的是我行我素,從來不看周圍人的眼光!}
{家裡人也很是寵她,不然的話也寫不出這樣美麗的詩詞!}
{那是當然的,雖然傳說中李清照的母親是繼母,但是說真的,古時候根本就沒有我們現在小說中那麼多的宅鬥和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