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原來也想過要議和啊!}
{這次議和很出名的,被稱為鴻溝和議!}
{劉邦是真心要議和嗎?}
{很明顯不是啊,他隻是想要通過議和休養生息,恢複實力。}
{但是項羽信了!}
{每每看到劉邦忽悠項羽,都覺得項羽是真的好騙,一忽悠一個準!}
{章邯是服侍過秦始皇的,應該不想投降!}
{我現在懷疑吧,也就是秦二世胡亥這個九族殺的實在是太乾淨了,不然的話,章邯的可能更願意擁立一位秦王出來!}
{早期韓信真的很受重視,能力也強,他要什麼基本上劉邦能給的都給了!}
{三萬兵馬的,我都不敢想,當時軍隊的人數已經嚴重不足的劉邦從哪湊出來了這麼多人!}
{項羽到底是想乾什麼啊,他想要同意議和,還為此逼走了範增,結果一轉眼,項羽又不想議和想打仗了?}
{範增才是最冤枉的,範增可是沒了啊!}
{劉邦果然是劉邦,想走就走,逃命第一名!}
躺在躺椅上的範增,好不容易等到了自己的出現,沒想到接到的竟然是自己死亡的消息。
與項羽意見不合才決定告老還鄉,結果弄了半天,項羽這個小子又想要采用他的計策了?
這到底是在打天下,還是在玩遊戲啊!
範增搖搖頭,唉,這個項羽反複無常,果然不是個成大事的料啊!
算了算了,不是都決定好了要好好養老的嗎?這種打打殺殺的事情,跟現在的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議和?
聽見這倆字,宋朝人的dna動了。
哎呀呀,原來漢朝的開國皇帝也想過要議和啊!
經過了天幕的洗禮,宋朝人已經完全擺脫了議和魔咒。
就連宋朝幾歲大的小孩兒都知道議和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隻有軍隊才是震懾周邊國家的硬實力。
現在的大宋,不管你心中是怎麼想的,反正議和是絕對不允許說出口的,誰敢說,就要做好麵對一群人圍追堵截的心理準備。
漢高祖劉邦也想起了當初自己身邊的部將紀信。
紀信沉默寡言,冷言少語,但是自己交代他的任務,都能完成的很好。
劉邦逃走的時候,剛開始沒想過要留個替身拖延時間,但是紀信主動承擔起了這個任務。
明明當時情況危急,大家都知道,項羽不會放過在這裡的人,但還是有人選擇留下。
扮演他的紀信更是被暴怒的項羽活活燒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