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也說一句,雖然八股文是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的主要形式,但是比起清朝,明朝的八股文內容要更加充實。】
【明朝的八股文經常受到當時士族文風、國家政策和民俗民生的影響,展現了極強開放性和流動性。】
【隻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八股文漸漸的變了,它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受到了統治者的嚴格規定,相比起內容慢慢變得更加注重形式,導致八股文禁錮了思想。】
{又是清朝乾的好事!}
{清朝前期的時候,八股文的內容和格式還沒有要求的這麼嚴格呢!}
{對於八股文影響最大的人就是乾隆了!}
{乾小四?他又出什麼幺蛾子了!}
{原本呢,八股文的文風還是比較鬆散的,也沒什麼很嚴格的寫作規定,但是乾小四為了表現自己目光如炬和文學修養,硬生生的套上了很多的枷鎖,這才讓八股文成為了後來的那種樣子。}
雍正年間。
“好啊,弘曆!又是你!!”雍正快要被氣死了!
他們大清的名聲本來就不怎麼樣,結果還因為這個逆子,不停的受損!!
“你說說,你還能乾點什麼!讓人家學子自己寫文章不行嗎?”雍正指著弘曆,氣的手指頭都在抖。
弘曆可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同樣是乾隆,他還是很明白自己的想法的:隻要他能做好規定,那些反對清朝的家夥們就不能在科舉試卷上亂寫了!
而且大家都用同樣的方法寫文章有什麼不好的,隻有這樣,才能挑出厲害的學生啊!
看到弘曆臉上的不以為意,雍正恨不能下去直接抽這個混小子一頓!
怡親王趕緊勸,生怕四哥氣出個好歹來:“皇上您消消氣,弘曆,趕緊過來給你汗阿瑪道歉!彆逼十三叔抽你!”
【我們之前就說過,朱元璋是一個很看重權力的人,所以他不希望出現一家獨大這種情況,不管是軍事還是政治,他都做出了相應的改變,加強中央集權。】
【在軍事上,朱元璋廢除了管理全國軍務的大都督府,將它拆分為中、左、前、後、右五軍都督府。】
【五軍都督府分彆統領著不同的軍隊,再加上中央的兵部,明朝的軍權被分散在了六個不同的部門之中。】
【都督府統領軍隊,負責訓練士兵,管理軍隊,但是不管哪裡發生戰事,都督府都不能下令打仗,能夠給軍隊下命令的,隻有中央的兵部。】
【這樣,對於軍隊的命令權和統帥權就被分為了兩個部分,隻有皇帝才能同時用這兩種權力,軍權被皇帝牢牢的抓在了自己的手中。】
【律法方麵,朱元璋也非常看重,他認為律法才是治國的重點。】
【在沒有登基之前,朱元璋就決定好了,一但建國,就要立馬“正綱紀”。】
【老朱還是吳王的時候,就已經未雨綢繆的讓李善長草擬律法,這便是最開始的一版《大明律》。】
【《大明律》在洪武年間,一共經曆了四次修訂,分彆在吳元年、洪武六年、洪武二十二年和洪武三十年,這才有了最終的定稿《大明律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