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的勤政也是出了名的,他的精力也非常的旺盛,給自己加工作這種事情,從來都是毫不手軟的。】
【從四十歲登基開始直到他去世,朱元璋就幾乎沒有停下來放鬆休息過,做皇帝三十一年,每一天都在擔憂大明的朝政,每一天都絲毫不敢懈怠朝政。】
【史書曾經記載過一次朱元璋的工作量,從洪武十八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短短八天之內,明太祖朱元璋就審閱批複了中央和地方各個機關的奏折一千六百六十份,還抽空處理了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國事。】
【按照這個工作量,老朱平均每天需要批閱二百多份奏折,處理四百多件國事!】
【當然,這不過是朱元璋這一小段時間的工作量,其他時間的工作量如何我們暫時不得而知,想必就算是比這少,大概也少不到哪裡去吧!】
{我去!老朱這是把自己往死裡卷啊!}
{朱元璋的勤政在整個華夏曆史上都很出名,隻不過,這也是他自己的選擇,有這種工作量,學過曆史的表示真的一點都不冤枉!}
{老朱真的還有時間睡覺嗎?}
{應該有吧,我記得朱元璋批奏折好像批的很快,老朱其實還是很看重自己的身體的,如果身體實在堅持不住,他也不會給自己這麼大的工作量!}
{也就是說,老朱覺得自己完全能乾完,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事兒要乾!}
同樣很是勤政的秦始皇都震驚了。
雖然天幕也提起過他一天要批閱一到二石的竹簡,很多時候要批閱到深夜才能休息,但是他這是沒辦法!
秦朝的時候,有文化的人不多,就算是他想把這些工作量分出去,那也沒人可用啊!
不是說自從有了科舉之後,讀書人越來越多了嗎?既然如此,明朝應該不會出現他現在這種無人可用的窘境才是,為什麼這個皇帝也需要批閱這麼多的奏折啊!
而且,他這個所謂的一到二石也是很有水分的,竹簡本就笨重,上麵能夠刻錄的字並不多,他又不是傻子非要虐待自己,所以很多的奏折他都是隻看看開頭,再看看結尾,心中有數就直接回複了!
秦始皇自己算了算,他一天也處理不了朱元璋乾的這麼多的事啊!
到底是什麼樣的朝代才能讓一個皇帝每天有這麼多事需要處理,這是把全國的事務都交到皇帝這邊了嗎?
要真的是這樣,丞相呢?官員呢?這些人都死了嗎?
【朱元璋的身體真的無可爭議的好,每天都這麼拚命地工作,還能活到七十多!】
【看看同樣勤政的政哥和同樣勤政的雍正,這倆人真的就是死的早了!】
【這倆人其實也有機會能多活幾年的,把工作量稍微降低一些,保證自己的休息時間,然後最重要的是不要碰丹藥!】
【明朝的官僚機構完全就是照抄了元朝的,元朝有個中書省,負責天下的政務,明初的時候,當然也設置了中書省。】
【中書省的最高長官為左右丞相,為百官之首,位高權重,手中的權利很大,甚至可以與皇帝掰掰手腕。】
【這種情況讓朱元璋很煩心,朱元璋在打仗的時候,就習慣了事事都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對於老朱來說,丞相就是在分他這個皇帝的權!】
【掌控欲濃重的朱元璋根本不能容忍這種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