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季表示,死道友不死貧道,損友難道不就是這個時候拿來應急的嗎?
不過劉季最終還是憑借著為數不多的良心,向秦始皇求救:“陛下!!陛下!!始皇陛下!!政哥!!臣冤枉啊!臣現在都已經歸順大秦了,天幕上的那個劉邦乾的事兒,跟我劉季有什麼關係!!”
這倒也是,嬴政輕咳了一聲,武將們這才作罷。
不過,看看嬉皮笑臉的劉季,嬴政也有點微妙的不爽。
雖然現在曆史已經改變,但誰讓劉季跟天幕上的劉邦同根同源呢!打他一頓出出氣,似乎也不是不行!
隻不過在朝堂上這麼乾,有失大秦風範,要不還是悄悄的吧,可以選一個好看一點的麻袋,讓蒙恬去!!
劉季感覺渾身一陣惡寒,好像被什麼人盯上了。
劉季看著天幕上那個超級能惹事的劉邦,心有戚戚,原本覺得自己的名字不夠有文化的劉季瞬間歇了改名的心。
劉季這個名字多好啊!多不起眼!
至於胡亥嘛,還是再挨一頓打吧!
貞觀年間。
唐太宗李世民對朱元璋這種事無巨細都想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性格真的服氣了。
百姓有多少財產他也要管啊?養什麼牲畜也要知道?中原這麼多人呢!怎麼調查的過來啊!
這也太異想天開了!
二鳳覺得不行!
明朝的百姓們則是對戶聯丟失之事深有感觸。
想當初戶帖剛開始實行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怎麼上心,這就導致不少人都把自己的戶聯給弄丟了。
原本大家覺得,隻需要多交點錢,就能在官府那裡重新補辦一份,沒想到,拿了錢,戶聯的補辦也很艱難。
甚至有百姓拿出錢來,官府都不願意收,執意要把人當作逃犯流民對待!
他們這才開始重視這小小的一張紙!
現如今戶聯可是比他們全家都重要,可是要藏好了!
【有人可能要說了,這不是挺好的嗎?反正老朱所謂的掌握每一個百姓的財產也做不到,隻能在心裡想想,那這個製度不就很好用嗎?】
【那當然是因為老朱根本就不死心啊!】
【洪武十四年,在一次次試驗了其他的方法之後,黃冊製度也應運而生。】
【“黃”指的就是新生兒,黃冊是一種高於戶帖的戶籍補充製度。】
【明朝仍舊給每一戶人家發放戶帖,但規定每隔十年時間,都會對百姓進行一次人口普查。】
【普查過後,會以戶為單位,詳細的把百姓們相關的信息統計起來裝訂成冊,這就是所謂的黃冊。】
【黃冊也要一式兩份,層層上交,最終在中央形成一套以黃紙為封麵的正冊和三套以青紙為封麵的底冊。】
【在黃冊上,朱元璋稍微實現了自己對百姓了如指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