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生活一直持續了四五年,杜甫也在這期間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詞。】
【此時的杜甫年輕氣盛,熱情奔放,寫下的詩賦也更加符合年輕人的思想,比如《登兗州城樓》、《畫鷹》、《房兵曹胡馬》等。】
【《畫鷹》: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絛鏇光堪擿,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這三首詩中,《登兗州城樓》是描繪了杜甫登上兗州的城樓所見的景象,抒發了詩人在兗州城樓上的所見所聞,同時也借著兗州的各種古建築,登高懷古。】
【《畫鷹》和《房兵曹胡馬》兩首詩則是表達了青年杜甫對於雄鷹和駿馬的歌頌。】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杜甫大大還在這期間去了泰山,一首《望嶽》,寫儘了泰山的鐘靈毓秀和詩人登高俯視大好河山的豪情以及非凡的抱負。】
唐欣欣一邊說,一邊將《望嶽》全詩,放在了自己的電腦屏幕上。
【《望嶽》也是初高中語文必背篇目,這裡就不單獨將它拿出來給大家念一遍了哈!】
{杜甫除了《望嶽》之外,其他出名的詩,大部分都在中年經曆了安史之亂之後寫就的。}
{不知道經曆安史之亂對於杜甫來說,到底是好還是壞,安史之亂的亂局,造就了一個悲憫天下、困苦半生的詩聖,但是沒有安史之亂,杜甫的詩可能也變不成後來的詩史。}
{樓上說什麼呢!杜甫的才學毋庸置疑,他的《登高》,不也是青年時期寫的嗎?就算沒有安史之亂,杜甫也一定能夠成名!}
{就是,就算是不能達到曆史上的這種高度,我相信,相比起自己的成就,杜甫也更希望大唐能夠一直繁榮昌盛下去,而不是讓大唐盛世被安史之亂腰斬!}
{李白和杜甫的關係這麼好,說不定,沒有了詩聖,再來個詩仙也說不定啊!}
{有道理啊!}
{看《望嶽》的風格,就算杜甫寫不成李白那種想想奇詭絢麗的詩句,那也是能夠寫成華麗無雙的詩賦的!}
{不過,杜甫竟然也過上了這種紈絝子弟一般奢靡的生活,這與他淒涼的晚年更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貞觀天團們可算是看得見了這首《望嶽》了。
果不其然,非常好,寫得實在是太好了,就連他們這些自詡文學從不輸給旁人的人,續寫的也著實沒有人家原詩寫得好。
原本長孫無忌還覺得自己續寫的也不錯,誌得意滿的胡子都翹起來了。
他本來想著,這天幕既然要說起杜甫,那肯定是要說起杜甫的這首《望嶽》,若是這位詩聖寫的還不如他寫的好,那他就要把自己的詩拿出來給自己的這些同僚們看一下了。
結果,等全詩一出,長孫無忌默默的死掉了。
詩聖不愧是詩聖,就連他青年時期的寫就的詩,也不是他們能夠輕易續寫的。
長孫無忌撕掉了自己的續寫,他被杜甫打擊到,隻顧著自閉了,若是他抬頭看一下自己的同僚們,就能看到,默默撕掉了手中的紙張的人不隻有他一個。
甚至禦座上的唐太宗李世民,都暗搓搓的丟掉了點什麼。
這些官員其實沒幾個去過泰山,但是他們總覺得,就算是五嶽之首的泰山,也不過就是一座山而已,去掉了皇帝封禪帶來的光環,本質上應該與普通的山也沒什麼兩樣才是。
他們憑借著自己登上其他山的經驗,寫詩描繪幻想中的泰山。
本以為人的幻想是可以超過原本的景色的,沒想到,不止幻想沒超過,就連遣詞造句都被人比下去了!
若是他們的想法讓彆人知道了,大概要笑出聲來了。
畢竟古往今來這麼多詩人,以想象出名的,就隻有李白一個而已啊!
秦始皇嬴政和漢武帝劉徹這兩個真正登上了泰山封禪的帝皇,看到《望嶽》全詩,眼中都是異彩連連。
不愧是詩聖!
這首詩真正寫出了泰山高大巍峨的雄偉氣勢才珍奇秀麗的壯美景色,最後那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更是表達了登上泰山的豪情壯誌。
“彩!”嬴政為這首詩喝彩。
下麵的大臣們也都開始了對這首詩的激烈鑒賞。
春秋時期的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更是看的不住點頭。
才學出眾,誌向遠大,立誌報國!
嗯,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這才是他們儒家子弟應有的風範嘛!
【天寶三載,杜甫和被賜金放還的李白在洛陽相遇,兩人同遊各地,我們講到李白的時候已經說過在這一段了,這裡就不再贅述,反正就是兩個誌趣相投的青年,終於成為了好朋友!】
【兩人在天寶四載再次相遇,分彆的時候,兩人互贈了詩篇。】
【杜甫贈李白:“餘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李白贈杜甫:“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且儘手中杯。”】
【隻是,這對好友怎麼都沒想到,這竟然會是兩人此生的最後一次相見。】
【有人保駕護航的學習生涯在杜甫三十四歲的時候,基本上就結束了。】
【與李白分彆後,杜甫重新拾起了自己科舉入仕的夢想,結束遊曆,在天寶五載回到了長安,準備參加科舉考試,謀取官職。】
【第二年,唐玄宗李隆基再次下招賢令,讓有一技之長之人都到長安參加考試。】
【這一次與開元年間的那次招賢不同,因為這一次考試的主持者,是宰相李林甫。】
【之前我們講安史之亂的時候,曾經說起過李林甫這個人,李林甫其實也算是比較有才華的,但他隻是個普通人。】
【麵對著來自大唐各行各業的能人天才,就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都要掂量一下自己的才學能不能乾得過這些奇人異士,保住自己在皇帝麵前的地位。】
【為了不讓這些天才們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李林甫一手編造了“野無遺賢”的鬨劇。】
【參加這次考試的士子們全部落選,杜甫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