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太後的勢力仍舊如日中天的天聖七年,這種上書自然不會有任何回應。】
【頭鐵的範仲淹沒有想是不是朝廷和皇帝做不到,而是覺得皇帝實在是太孝順了,所以他這次把奏折直接遞到了劉太後的麵前,請求她歸還朝政。】
【這封上書仍舊沒有回應,石沉大海。】
{晏殊啊!}
{這位也是文學大佬,寫的宋詞也有很多都要背誦!}
{晏殊出身很是富貴,所以他在官場上就有種趨利避害的本能!}
{晏殊可是宋仁宗趙禎的老師之一,還是他建議劉太後垂簾聽政的!}
{晏殊可是做到過同平章事的,也就是說,這位也是北宋的宰相!}
{晏殊極為看重教育,最重視書院的發展了!}
{晏殊不是趨利避害,而是行事慎重,畢竟晏殊也是神童,還是個險些遭受到打壓的神童!}
{打壓?誰?}
{晏殊是宋真宗時期的進士,他小時候就聰慧,有神童之名,七八歲就被推薦給了宋真宗,一個不滿十歲的小孩兒跟正經科舉考試的人一起參加了殿試!}
{七八歲就參加殿試?這跟我們現在七八歲就參加高考有什麼區彆!}
{沒有區彆,真要說起來,晏殊可能還要更厲害一點,畢竟古代的進士可能要比高中生還厲害,經過考試的晏殊雖然不是進士,但也被賜予了同進士出身!}
{當時的宰相寇準不喜歡江南出身的人,更不希望看到江南能出一個晏殊這般厲害的神童,所以才想要打壓晏殊!}
{成功了?}
{當然沒成功!宋真宗可是一個信奉祥瑞的皇帝,神童怎麼不算是祥瑞呢?晏殊還是一個有著真才實學的神童,所以這件事被宋真宗給按下去了!}
{晏殊以後再說,不管怎麼說,感謝晏大佬給了範仲淹大大一個揚名的機會!}
{範仲淹是真的頭鐵,他上書想裁撤冗官,雖然對北宋朝廷有利,但是卻會得罪那些官員!}
{幸好因此到了王曾的賞識!}
{範仲淹真的一輩子都在踐行自己的行事準則!}
{不是啊,範大佬你不要這麼頭鐵啊!我心慌!}
{劉娥可是北宋第一位臨朝稱製的太後,範仲淹就是在挑戰她的權威!}
{幸好劉娥不是個嗜殺的,也不像武則天那樣想自己當皇帝,不然的,範仲淹大大這一次就無了!}
{心驚膽戰啊!}
{範大佬,皇帝都不搭理你,你還不明白怎麼回事嗎?怎麼還要給太後上奏折啊!}
{我覺得不是劉娥仁慈,畢竟晏殊這種幫助過劉娥掌權的功臣,都能因為得罪了劉娥而被貶官,範仲淹得以幸免,很可能是因為他的奏折根本就沒能出現在劉太後的麵前吧?}
{樓上說的有道理啊!可能有人把這份奏折給攔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