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條顯然也是偏向了西夏的,雖然看似是表現了北宋的大度和仁慈,但是誰能為被擄走的宋人發聲呢?】
【他們聽見議和的消息時,可能已經欣喜若狂,覺得看到了回家的希望,結果,就因為朝廷的不作為,他們要永遠作為西夏的奴隸活著了。】
【也就是古代的資訊不發達,消息傳不出去,大部分的百姓也沒什麼文化,要是擱我們現在,自己國家的公民不去營救,反而在這裝什麼清高大度,信不信下一秒國家賬號就該被噴癱瘓了!】
【宋仁宗趙禎,瞎白他頂著一個“仁”字,但是這仁,卻並沒有惠及普通百姓!】
{臥槽?這就是慶曆和議的內容?搞笑來的吧!}
{就這,範仲淹等人居然沒有阻止這場議和?果然是一個朝代一種人!}
{完了,我對範仲淹北宋第一完人的印象被破壞了!}
{範仲淹不是很看重黎民百姓嗎?怎麼會答應這麼離譜的要求!}
{嗬嗬,這就離譜啦!要我說,還是西夏自己提出的要求更離譜!}
{啊?西夏提什麼要求了?}
{西夏想要保留帝號,唯一的好處是,西夏的皇帝要認北宋的皇帝當爹!}
{這也不行,當爹也不過是口頭上的,雙方又見不了幾次麵,說是認爹,其實完全可以不叫爹!完全口花花沒有實際好處的!}
{西夏還希望大宋可以停止建設邊境防禦設施呢!}
{異想天開?}
{幸好真實的和議內容中沒有這一條,不然的話,我還要擔心一下,仁宗一朝的君臣是不是腦子都進水了!}
{還有還有,西夏還要求北宋割地割戶呢!}
{這場戰爭,北宋才是戰勝國吧?西夏怎麼有臉提這些要求的?}
{我覺得,要是我站在宋朝的朝堂上,我能立馬跪下建議仁宗繼續攻打西夏!}
{我也是,什麼玩意兒啊!求和都沒有拿出應有的態度!}
{去帝號有什麼用啊!}
{真要說起來,這些條款這麼離譜也是有原因的,宋夏開始議和到簽訂合約,前後經曆了三個多月,這其中最大的分歧,就在去不去帝號上!}
{為什麼不對其他的要求提出異議啊!糾結這個有意思嗎?又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但是對北宋來說可能有吧,畢竟國主的稱號就是比皇帝的稱號要低人一等呢!}
{宋朝每次都是這樣,議和的時候就給彆人送錢送東西,完全搞不清楚為什麼表現的像個戰敗國的賠款!}
{大宋才是勝者吧?議和的信號也是李元昊先發出的!}
{大宋,果然不愧被稱為大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