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家這位陛下大部分的感情和表情變化都給了大秦,看來是覺得有軍功爵製度在,沒白嫖到宋朝的製度有點不開心。
“陛下,雖然我們大秦有軍功爵製度作為官職升遷和發放獎勵的依據,但是現在大秦已經統一六國,也已經很少打仗了,軍功不好賺,這樣一來,大秦黔首的上升渠道就被堵住了!”
“長此以往,對大秦來說沒有好處,所以我們也該想想更好的升遷製度了。”
有上升的盼頭,黔首們的心才能安定啊!
“朕知道,但是這種按資排輩算怎麼回事!”
“陛下莫急,這是北宋的舊製度,範仲淹一共提了五條呢!總有一條我們能用上!”
李斯慢條斯理的整整袖口。
“善!”秦始皇也知道急不得。
【友友們看來也是有過同樣的經曆的,主播也以為北宋作為後世王朝,怎麼都不應該在升遷這種小地方比不上前麵的秦漢隋唐。】
【結果就被教授點名回答問題了可惡!】
【我們繼續說,因為這種按資排輩的做法,宋廷中的很多官員因循守舊,無所作為,在自己的崗位上毫無建樹,隻知道混吃等死。】
【所以,範仲淹提出,要開啟新的政績考核法,有著卓越功績的官員,是要被破格提拔的,而那些不稱職甚至利用職務中飽私囊的官員,理所當然的就要被貶黜甚至撤職。】
【當然,範仲淹也給這些靠資曆上位的老大臣們留了點麵子,沒有撤銷他們的官職,但是想要再次升官就得到彆人的保舉。】
【隻看資曆的官員升遷辦法叫做“磨勘”,有人保舉的情況下,任職滿三年才能有機會參與磨勘,要是沒人保舉,那就要五年才能再次進行磨勘了。】
{不太能理解,這個磨勘製度是有什麼魔力嗎?乾嘛非得留著啊!}
{沒聽主播說嗎?可能是為了給老大臣們留點麵子。}
{我倒是覺得範仲淹還挺腹黑的!}
{怎麼說?}
{改革本來就是要循序漸進,一下子全改了,就有可能引起這些原本可以混吃等死的官員們的抵製和反彈。}
{是哎,與其說是給這些人留麵子,不如說這就是穩住這些人的一種手段,畢竟再次啟用磨勘升官,需要三到五年,這些人哪能等的了這麼久!}
{有道理啊!這就是個障眼法啊!}
{範仲淹的腦子可算是轉了彎了,這一條要是不加上,改革可能在一開始就遭到了這些守舊官員的反對了!}
【第二條名為抑僥幸。】
【就是限製官員們進入朝堂的數量。】
【我們之前也說過大宋有一種恩蔭製,可以讓高官家的子弟在成年後,不參加科舉就能直接進入官場。】
【那這些高官子弟不參加科舉,有沒有一種可能是知道自己參加了也過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