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次的科舉考試,也讓北宋科舉進行了一次開天辟地般的大改革。】
【從此以後,隻要學子們來參加進士考試,那就不再存在被黜落的可能。】
【你來考了,就算是答了一坨翔,隻要不是中途棄考之類的嚴重事故,都能榜上有名!都能成為進士!】
{我說呢,不可能三年就考上的!}
{晏殊時間最短?不也是還有個四歲中舉的蔡伯希嗎?}
{這個是特賜的,而且你也不看看這是什麼時候的人,蔡伯希可是宋真宗趙恒特賜的同進士!}
{哦,懂了,又是那個什麼祥瑞是吧?}
{是的,要不是那些官員們還知道要臉,明白至少得是真聰明的孩子才能報上去,宋真宗時期的神童早就遍地都是了!}
{哈哈哈哈,宋真宗趙恒的天才寶貝計劃!}
{晏殊也是宋真宗選拔出來的!}
{北宋最出名的三大神童,還有個楊億,不過這個是宋太宗趙光義選出來的!}
{這些神童確實很聰明,隻是當年選拔的時候,考試的內容也很少,基本上就是《孝經》一類的書籍居多。}
{不管怎麼樣,這三位神童至少是真聰明,長大了也都成才了,就擔心是那種選了隻為討皇帝歡心的,把好好的孩子給耽誤了!}
{晏殊原來也是正兒八經的考過試的啊!}
{這些皇帝隻是喜歡神童,並不是傻子,真讓這些神童當官,當然還是要正經的考察一下學識的!}
{古代考科舉的時間是真的很長,大部分人都要考個十五到二十年才能考上,那些二十多歲就能中舉的,都是奇才!}
{還有些人考了一輩子都沒考上!}
{現在的官員選拔也不容易啊!我總算是知道為什麼範進中舉之後快高興瘋了!}
{我也是!}
{三年一屆,趙禎最少也得在位三十九年,這時長可以了!}
{嘉祐二年的人才是真的多,這一屆的人才就直接用到了北宋滅亡!}
{我還以為北宋一直就是不黜落殿試的學子呢,原來是這一屆開始改變的啊!}
{發生了什麼事啊?科舉這麼大的事情都能改!}
什麼?殿試不再黜落學子?
範仲淹等人直接驚呆了。
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才能讓皇帝做出這麼大的改變!
科舉可是晉身做官最重要的途徑,就算是有著恩蔭製的世家,也不應該同意這麼離譜的事情才是!
嘉祐二年,這個年號還沒有出現過,也就是說,這是以後發生的事情。
新政雖然失敗了,但是不管是改革派還是守舊派,心中都明白大宋的弊端。
本來冗官的問題就很嚴重了,現在還要不黜落學子,這要多出多少能夠做官的人!
範仲淹想想這個數量就覺得頭暈目眩!
彆說範仲淹了,就連守舊派們都皺起了眉頭。
官員多了,就意味著撥出去的俸祿多,就意味著財政支出更多,競爭壓力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