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守舊派,也是需要做點實事兒的,一個職位三四個官員本來就已經夠難受了,現在你要說,將來的進士更多?
那要是一千人來考試,是不是一千人都要錄取啊!
這也太離譜了!
歐陽修更是直接出列:“官家,臣認為此事非同小可,改革的阻礙到底有多大,沒有人比正在進行改革的我們更加清楚,這種離譜的政策能夠順利實施,想來一定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雖然不清楚那個‘一坨翔’是什麼說法,按照前後的語義推測,應該是說這些學生答題答的很不好的意思,可是即便這樣都不黜考生,難道是之前被黜落的考生乾了什麼不得了的大事?”
眾人想了想,估計也隻有這個理由說得通了。
趙禎和範仲淹等人更是目光殷切的看向天幕:欣欣小姑娘,你倒是快點說啊!
到底是出了什麼事啊!
這種未知帶來的恐懼,甚至蓋過了趙禎知曉自己會得到眾多賢才的喜悅。
什麼人才都先往一邊放放,科舉改革才是大事!!
宋太祖趙匡胤也明白,既然會出現這樣的改革,那麼將來一定發生了了不得的大事,但是這些都還比較遙遠,他更在意的是哪個所謂的“天才寶貝計劃”!
四歲的同進士!
七歲的同進士!
趙光義和趙恒到底想乾什麼!
這種真*乳臭未乾的的小孩,能拿來乾什麼!!
祥瑞?狗屁的祥瑞!
要是真的祥瑞,怎麼不見祥瑞讓遼國乖乖的把燕雲十六州給送回來!!
要不是天幕說了,選拔出來的神童數量並不算很多,唯三比較出名的也是有能力的,他現在就讓人再去抽趙光義父子一頓!!
而那些原本摩拳擦掌地準備送自家孩子去上學的人家仿佛被兜頭潑了一盆冷水,一個個的都不吭聲了。
天老爺啊!
考上至少需要十年?
還有人一輩子都考不上?
那還是算了,他們可付不起這個代價!!
唉,還是老老實實的在地裡刨食吧!
怪不得都說供出個讀書人很難呢,這種支出和消耗,這誰家能夠供得起啊!
【這件事要說起來,其實也跟歐陽修有那麼一點的關係。】
【歐陽修立誌改革文風,他覺得文章就應該古樸實在,那些駢文看似辭藻華麗,實則沒什麼大用,所以在科舉的寫作中,也大力推行仿古文。】
【駢文的特點就是虛,很虛,要是除了自己誰都看不明白,那麼就是最高的境界了。】
【北宋時期,花裡胡哨的“西昆體”和有險怪奇澀傾向的“太學體”泛濫成災,這就導致即便舉行了科舉,也並沒有為大宋選出多少堅實可用的人才。】
【歐陽修見此,就想通過改革文風,改變這種隻重辭藻而不重內容的現狀。】
【他的這次改革很成功,但是相對的,這種文風的驟然改變,對於這些即將踏上考場的考生來說,卻並不是一件好事。】
【大家為了能夠考上,一直都是在苦練辭藻華麗的駢文,你這突然改變了看卷的標準,誰能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