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哥,相機內存不夠了。”
陸硯一愣,這本是小李的活,隨意說道:“好,知道了。”
“還有這個中午休息和吃飯......”
大、小李在蘇州給人修民宿,采購和後勤‘跑了’。
想起來了,都想起來了。
與之而來的,施工場地的布置,合理規劃材料堆放區、工具存放區、臨時辦公區,確保施工現場整潔有序,避免因場地混亂而導致的施工效率低下或安全事故。
生活保障、文件資曆管理等等雜七雜八的——
陸硯頭皮發麻,全都想起來了。
“知道了,這兩天解決,我先去把西邊牆的手腳架給你搭好。”
應下了,然後趕緊讓自己動起來,不然很多年沒操心過這類瑣事的他,會焦慮的。
“沒事的陸哥,那邊牆是穩的,不如我一蹬腿、往上爬來得方便~”
腳步停住,看著他,沒說話。
小趙突然想到陸硯的原則,回頭往下瞄了眼,不好意思笑笑。
......
另一邊,一樓前廳。
張野和馮小軍費勁地把四大捆保護罩片堆放進屋,每捆都齊腰那麼高,踩在上麵就像玩小時候的氣墊蹦床。
不過馮小軍沒像張野一樣用腳把它踩實,不是說素質高或者崇高職業感......
根據過往生活經驗,他怕貿然發力,氣堆會像氫氣球‘砰’地炸開。
“張師傅,我們先把空房間封起來?”
和他在實踐課上看的‘封現場’不一樣,‘防護罩’並非綠色尼龍網狀網格,也不是鋼製膠合板圍擋,而是一遝遝輕飄飄的塑料布。
這讓他想起第一次看澆築的畫麵,如洪流般傾瀉的混凝土倒在模板內,施工人員手持振搗棒發出轟鳴聲和混凝土流固的聲音......
看來施工強度上,比土木還是弱一檔啊。
“不,先從小構件開始。”張野扣扣鼻子,從慢慢癟下來的‘氣墊’上跳下來。
馮小軍頓感無趣,依照對張野的印象,以為他想劃水,說:“您這是張飛穿線,愛玩細活啊?”
眾所周知,細活便是需要在細節處花大心思的活。
就比如一個奇形怪狀的構件,你要用防護罩把它完完整整遮擋起來,可不得量尺寸,裁剪合適大小、形狀的布匹嘛?
這‘匠心’所在之處,正如某些非正式考古人員用刷子刷灰,可不一琢磨就是大半天?
“小子,你知道我入行的時候,陸哥給我上的第一堂課是什麼嗎?”
“什麼?”
“安全,安全,孩他娘的是安全!”
馮小軍不以為意,沒期待自家張師傅說出個三四五六來,卻不曾想是這麼老生常談的東西。
於是歪嘴一笑,將對方看透了:
“是是是,咱們輕手輕腳把布鋪好,行了吧?”
“哎,我也不是那意思,好像是因為啥布局問題,大的空間都是最後才‘上鎖’。”
張野扣扣腦袋,到底沒想起原因是什麼,他都是這麼過來的:
專業的事情不添亂,該他做的手藝靜下心。
便是他職業生涯走到今天——進入相對高端隊伍的最大原因。
用老一輩的話來說就是,‘把苦力活兒交給他,能踏踏實實睡個囫圇覺’!
但凡是有例外。
也不曉得為什麼,老一輩的楊老頭不待見他。
“張師傅我曉得啦,咱們接下來就乾這?沒彆的事了?”
“我也不知道啊,聽指揮吧。”
“...”
馮小軍終於明白陸硯口中的‘複合型人才’是什麼意思了。
陸師傅,楊老師在嗎?我想轉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