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短短的一刻鐘,海鶻已經超過了他們先前所在的客船。
“得知己如此,我顏杲卿此生無憾!”顏杲卿是何等人物,冷靜下來,細細思量,以知真正安排這艘海鶻戰艦的是何人。
在他所認識的人中,也隻有備受李隆基恩寵的裴旻能夠說動李隆基,讓朝廷出動戰艦來接。
袁履謙懷念昔日裴旻住在他家的時光,認同的點了點頭。
“生子當如孫仲謀,交友當交裴靜遠!顏參軍能與裴國公這樣的人為友,當真是好福氣!”
見顏杲卿心生感慨,在甲板上負責巡視的一名小校,羨慕的說了這麼一句。
顏杲卿、袁履謙相繼詫異。
袁履謙問道:“裴兄又乾了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
小校笑道:“你們還沒聽說?也是,傳不了那麼快,顏參軍為官在外,無法趕到長安,為顏大夫戴孝守靈。裴國公不怕避諱,替顏參軍儘了人子之責。也是好人有好報,二位孔聖人的後人也參與了對顏大夫的祭拜。誇裴國公忠孝節義智仁勇皆全,早就傳遍長安了。”
顏杲卿、袁履謙眼中相繼有著震撼感動,想不到裴旻竟做到如此地步。
“有……”他又想說得知己如此,此生無憾這類的話,卻發現已經說過,說不出來了。
海鶻速度極快,為了配合海鶻的即停即靠,李隆基下旨清空曲江船隻一日,該走城北碼頭,允許海鶻直接駛入曲江,入長安城。
於第三天的夜裡,顏杲卿、袁履謙抵達了長安。這一上了岸,立刻有人給他們送上了快馬!
在這諸多的福利配合下,顏杲卿趕上了蓋棺的時間,見了他父親最後一麵。
看著慟哭不止的顏杲卿,裴旻瞬間覺得自己這一切準備都是值得的。
顏杲卿趕到,裴旻也不喧賓奪主,將身上的孝義交了出去。
“裴兄!”顏杲卿看著麵前闊彆多年的知己至交。
裴旻搖了搖頭道:“欠我一場好酒!許你二十七月後再還!”
二十七個月是守孝的具體時限,自漢朝起,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係尊長等喪事,必需守孝三年。其間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預吉慶之典。即便是官員,不論官多大,也必須去官守孝,稱為丁憂。
在以孝治國的時代,若子女不例行守孝,將會受到嚴重的處罰。
曆史中滑州掌書記孟升因貪戀權位,母喪隱瞞不報直接給賜死;白居易在丁憂期間,因為做了《賞花》、《新井》兩首詩,被認為有傷官德孝道而遭一貶再貶,從京師到江州刺史,後又被貶為司馬。
可見孝法之嚴!
裴旻說這話的時候,心細的將守孝的期限也考慮進去了,他可不想坑兄弟。
顏杲卿慎重的頷首道:“二十七個月約,一言為定。”
古人講究入土為安,顏杲卿為顏元孫蓋棺之後,已經開始準備入土事宜了。
裴旻也沒有立刻離去,跟著袁履謙以有人的身份輔助顏杲卿做最後的事情。
直到走往儒家的所有葬禮流程,裴旻方才選擇回家。
在他處理顏家喪事的時候,廣恩鎮的大捷已經傳到了長安!
又一次的勝利!還是破敵四萬的大勝!
關於裴旻的話題,在長安從開始到現在,從未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