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是孔子所創立、孟子所發展、荀子所集其大成的一種學說流派!
不論後世如何排斥駁斥,都改變不了一點!
儒學貫穿了幾乎整個華夏曆史,從孔子的有教無類開始,儒學便在世間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忠孝節義!儒家四美德。
智仁勇!儒家三達德!
孔德倫、孔惠元皆是孔聖人後裔,前者是孔聖人的嫡係傳人,後者是三代國子司業士林領袖。
他們兩人的誇張不同於常人,份量是何其之重。
本來裴旻年紀輕輕,位高權重,兼資文武,以是青少年心中的目標偶像。如今得孔德倫、孔惠元的一讚,更是身價百倍,甚至有了七德才子的雅號。
黃河中遊!
顏杲卿卓立船頭,俊雅的臉上有著幾分的沉痛,懊悔!
袁履謙高大的身形站在身側,也是同樣的傷感,依舊強打著精神道:“昕哥,這真不是你的錯!你無需如此自責。”
“身為人子,未能守在靈前,以是大不孝。如今竟不能親自見父親最後一麵,不孝如此,還有何顏麵,麵對娘親,麵對顏家列祖列宗!”顏杲卿語帶哭腔,追悔莫及。
依照禮法規定:“死三日而後殮。”
也就是說三日之後,必需要為逝者蓋棺上釘。
最初顏杲卿得到的消息是父親重病,當時的他便歸心似箭。隻是他身居要職,不能說走就走,延誤了一天。
便是遲了的這一天時間,沒能趕得及見父親最後一麵。
為此顏杲卿一路都陷與了自責之中,無法自拔。
對此袁履謙勸了又勸,毫無效果。
“喂!前麵的船,可載著魏州的錄事參軍,顏杲卿,顏參軍!”
近乎二十餘人的呼喊,將陷入悲痛中的顏杲卿喊回了神,詫異的看著不遠處的“船”!
“那是海鶻?”
海鶻是唐朝水軍的一種戰艦,是一種無懼風浪可以在惡劣天氣作戰的攻擊艦,體型不大,船形頭低尾高,船身前寬後窄,是仿照海鶻的外型而設計建造的。船上左右各置浮板四到八具,形如海鶻翅膀,也因此給稱為“海鶻”。
海鶻最大的特點是小巧快捷,是那種以速度靈活取勝的小型戰艦,擁有乘風破浪的能力。
顏杲卿也不確定,他隻是在書中見過,真正的模樣卻不曾見。若非對麵叫喊的人,一個個都做兵士打扮,他還不太敢認。
此刻他悲傷過度,心神錯亂,胡思瞎想,一時間竟沒有應答。
袁履謙高聲道:“顏參軍就在船上,你們有何見教?”
“奉皇上之命,特來接顏參軍入長安,以見令尊最後一麵!”對方兵士的呼喊,讓顏杲卿回過魂來。
海鶻以人力驅動,無懼風浪,速度比他乘坐的客船快商一倍有餘,以海鶻的速度,足以趕到長安見顏元孫最後一麵。
“快,快停船!”顏杲卿悲中生喜,大聲呼喊。
兩船做了交接,海鶻原地調轉了船頭,迎著風浪殺向了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