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個半小時的車程,楊鳴和賀楓的車子駛入了淮寧市區。
這是一個典型的三線城市,既沒有大都市的繁華,也沒有小縣城的蕭條。
街道不算寬敞但很乾淨,建築物大多是十幾層的住宅樓和商業樓,偶爾能看到一些新建的小區和商場。
整個城市給人的感覺是“慢節奏的舒適”。
車子在一個大型商業廣場前停下。
這是淮寧市最繁華的商業區之一,周圍聚集著各種品牌專賣店、餐廳和娛樂場所。
在商業廣場的一樓,有一家占地麵積頗大的超市,門頭上寫著“峰尚生活超市”幾個大字。
“就是這裡了。”賀楓看了看手機上的地址,確認道。
楊鳴下車後,站在超市門口觀察了一會兒。
這確實是一家規模不小的超市,至少在這個三線城市算得上是大型商超。
兩個人走進超市,迎麵而來的是適宜的溫度和舒緩的背景音樂。
入口處的購物車擺放得整整齊齊,沒有一輛車是歪斜或者損壞的。
接待他們的是一個年輕的店員,笑容自然,既沒有過分熱情,也沒有冷淡疏離。
楊鳴開始在超市裡慢慢走動,表麵上像是一個普通的顧客在閒逛,實際上他在仔細觀察著這個地方的每一個細節。
他的目光掃過貨架的擺放、商品的陳列、顧客的流動路線,以及員工的工作狀態。
最初的十幾分鐘,楊鳴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這確實就是一家普通的超市,貨架上擺滿了各種日用品和食品,顧客們推著購物車在過道裡慢慢挑選,收銀台前排著不長不短的隊伍,一切都顯得很正常。
但是,隨著觀察的深入,楊鳴開始注意到一些微妙的細節。
首先是顧客的流動路線。
他發現,無論何時進來多少顧客,超市裡從來沒有出現過擁堵的情況。
顧客們的行走路線仿佛被某種無形的力量引導著,總是能夠很自然地分散到不同的區域,很少出現在同一個貨架前聚集太多人的情況。
其次是商品的陳列。
楊鳴注意到,那些銷量最好的商品總是擺放在最容易拿到的位置,而且補貨速度極快。
更有趣的是,那些利潤率較高的商品往往出現在顧客猶豫、等待或者思考的區域附近。
比如在收銀台前的等待區,擺放的都是一些小包裝的高價值商品。
在生鮮區的稱重等待區,附近就是各種調料和配菜。
然後是員工的工作效率。
收銀員的速度快得驚人,每個人的動作都極其熟練,掃碼、裝袋、找零,整個過程行雲流水,幾乎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
理貨員也是如此,他們總能在貨架即將空置之前的關鍵時刻完成補貨。
最讓楊鳴感到意外的是環境的微調。
他發現,超市裡的背景音樂會根據不同的時間段和不同的區域有著微妙的變化。
在需要顧客快速通過的區域,音樂節奏稍快。
在希望顧客停留選購的區域,音樂變得舒緩。
燈光的亮度也是如此,在商品展示區明亮而溫暖,在過道區則相對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