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國提出的條件確實誘人,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收複遼陽、沈陽,甚至將清國納為附屬國,無疑是大慶的一大勝利。
但也清楚,清國此舉未必全然出於誠意,不過是......凡是有弊有利,或許可以從中運作一二,使遼東局勢更加明朗!
這時,武將行列中一位身材魁梧的將軍大步跨出,正是——從未丟過份的陳守年!
他聲如洪鐘,怒目圓睜:
“穆爾泰,你少在這裡假惺惺!
你們清國這些年在我遼東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如今我軍兵鋒所指,你們便想求和?
天下哪有這般便宜的事!依我看,不如直接揮師北上,一舉踏平赫圖阿拉,徹底滅了你們清國!”
穆爾泰臉色一白,連忙辯解:
“這位將軍息怒!我大清皇帝陛下此次確有誠意,願以遼東半島、遼陽、沈陽為禮,換取兩國和平。
還請將軍以大局為重,莫要因一時之憤,誤了天下蒼生。”
陳守年冷哼一聲,不屑道:
“大局?你們清國也配談大局?當年你們趁我大慶內亂,侵占遼東,如今我軍兵強馬壯,你們便想求和?
休想!”
這時,文臣行列中一人緩緩出列,正是張榮。
他捋了捋胡須,語氣平和:
“陳將軍,稍安勿躁。清國雖有過錯,但如今他們既願主動求和,倒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若能以和平手段收複遼東,免去刀兵之禍,豈不更好?”
陳守年聞言,眉頭一皺,反駁道:
“張大人,此言差矣!清國狼子野心,豈能輕信?若今日放過他們,他日必成後患!”
張榮微微一笑,語氣依舊從容:
“將軍所言不無道理。但清國既願成為我大慶附屬國,年年納貢,歲歲來朝,倒也未嘗不可。
如此一來,既能收複遼東,又能彰顯我大慶天威,豈不兩全其美?”
夏守忠見朝堂之上爭論愈演愈烈,眉頭微皺,察言觀色,得到允許後,隨即甩動手中的響鞭,清脆的鞭聲在殿內回蕩,瞬間壓下了眾人的喧嘩。
高聲喝道:
“肅靜!朝堂之上,豈容喧嘩無度?諸位大人,還請謹言慎行,莫要失了體統!”
鞭聲一落,朝堂之上頓時鴉雀無聲。眾臣紛紛低頭,不敢再隨意開口。穆爾泰也被這突如其來的鞭聲驚得心中一顫,連忙低下頭,不敢再多言。
慶帝端坐於龍椅之上,神色平靜如水,目光深邃如淵,仿佛一潭古井,波瀾不驚。
將眾人的對話儘數收入耳中,卻始終未發一言,甚至連眉梢都未曾動過半分。
朝堂上的眾臣見狀,心中更是忐忑不安,紛紛低下頭,不敢妄加揣測聖意。
穆爾泰微微抬頭,偷眼瞥向皇帝,隻見皇帝目光淡然,似乎並未將方才的對話放在心上。
穆爾泰心中一沉,連忙再次跪拜叩首,語氣更加恭敬:
“陛下,外臣所言句句屬實。我大清皇帝陛下願以誠相待,絕無半點虛言。
還請陛下以天下蒼生為念,接受我大清的和議之請。”
皇帝依舊未語,隻是輕輕抬了抬手,示意穆爾泰不必多言。
隨即,他緩緩起身,目光掃過朝堂眾臣:
“今日之事,暫且到此為止。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