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期已過。
薩摩內川城,血與火的餘燼被雨水衝刷,滲入焦黑的土地。空氣裡殘留著濃重的腥氣與煙味。
這三日來......甲葉摩擦的鏗鏘猶在耳畔,然......此刻隻餘沉靜。
天守閣頂層。
雨水敲打瓦片,發出連綿聲響。
賈玌踞坐主位,身著黑色綢緞麵料繡著金色雲紋的武官袍,威風凜凜,望著麵前鋪開一張九州輿圖。
左右兩側,各踞一人。
左側熊文龍,遼東老將,麵如重棗,虯髯如戟,坐姿如鬆,眼神銳利如鷹隫。
右側蘇瑾言,麵皮白淨,儒將風範,眼神卻透著沙場磨礪出的精光。
親衛林宇無聲侍立角落。
“報——!”
這時,一錦衣衛密探快步登樓,單膝跪地,雙手呈上一卷密封文書。
“稟大都督!京都線報!”
賈玌抬眼,示意。
林宇接過文書,驗看火漆,拆開,恭敬遞上。
賈玌展開,目光掃過紙麵密寫小字。
一時間,室內隻聞雨水聲。
熊文龍、蘇瑾言目光投向賈玌,靜候。
片刻後,賈玌放下文書,指尖點在輿圖“薩摩”位置,聲音平穩:
“倭寇京都,有動靜了!”
熊、蘇二人神色一凜。
“水師鄭滄瀾部,釜山水道伏擊成功。”賈玌繼續,語速不快,“倭寇水師主力,儘歿。殘餘遁回對馬。”
聞聽此言,餘下眾人大喜!
“好!”熊文龍拳頭砸在膝蓋上,聲如洪鐘,“鄭提督打得好!斷其海上臂膀!”
蘇瑾言頷首,眼中精光閃動:“倭寇水路斷絕,困獸猶鬥。倭寇京都方麵,必然震恐!”
“不錯。”賈玌手指從薩摩向北移動,劃過九州島腹地,“線報稱,足利義滿震怒。其幕府重臣,主戰派氣焰囂張。議和之聲,已被壓下。”
他指尖在“京都”位置重重點了一下。
“幕府已決議,現在開始集舉國之力,水陸並進,馳援九州。”
熊文龍濃眉倒豎:“來得正好!省得咱們一個個去啃!正好聚而殲之!”
蘇瑾言沉吟:“水陸並進?水路已斷,其所謂水軍,恐是些殘破小船,更有鄭提督坐鎮水師,其......不足為慮!真正威脅,在其陸路援兵。”
“所以,末將敢斷言......足利必令九州殘部,主動出擊,尋我主力決戰,妄圖拖住我軍,待其本州援軍抵達,合圍於我。”
賈玌頷首,眼中掠過一絲冷意:“你所言,切中要害。倭寇所圖,正是如此。以九州殘兵為餌,纏住我軍。待其本州主力跨海而來,再圖合擊。”
“畢竟......我們跨海而戰,補給始終是個問題!但是......”
他目光掃過熊、蘇二人:“倭寇此計,看似凶狠,實則......自尋死路。”
說罷,賈玌也不禁展顏歡笑!
熊文龍咧嘴,露出森白牙齒:“大都督明見!倭寇敢來,末將定叫他有來無回!”
蘇瑾言微微欠身:“倭寇欲以殘兵拖住我鐵騎,無異癡人說夢。其九州殘部,薩摩已破,膽氣已喪。縱有京都嚴令,軍心渙散,戰力十不存五。集結兵力與我等決戰?求之不得!”
賈玌手指在輿圖上九州島北部區域緩緩劃過。
“倭寇欲援九州島,其本州島兵馬集結、渡海,非旬日之功。”他聲音清晰有力,“我軍破薩摩,休整三日。兵鋒正銳,糧秣充足。”
他抬眼,目光如電,直刺輿圖上方:
“與其坐等倭寇援兵彙合,陷入纏戰......不若......”
賈玌手指猛地向九州島北部豐前部狠狠一戳!
九州島地圖
“......趁其本州援兵未至,九州殘敵驚魂未定之際,揮師北上!”
“以雷霆之勢,掃蕩九州肥後、豐後、豐前!”
“斷其外援跳板、鯨吞九州!將戰場,推進至九州與本州之間的門戶——”賈玌指尖重重一點豐前與長門之間的連接點所在,“——關門海峽!”
話語至此,賈玌略頓。目光掃過熊文龍、蘇瑾言。
熊文龍眼神灼灼,緊盯賈玌指尖;蘇瑾言則是靜待下文。
賈玌聲音沉下去,帶著算計:
“彼時,倭寇水師主力已喪於釜山。殘餘龜縮對馬,自顧不暇。外海更有鄭提督水師巡弋封鎖。”
“其本州援兵,欲救九州,水路斷絕,唯有陸路一途!”
“關門海峽,便是其唯一命門!”
他手指在關門海峽兩側用力一劃:
“我軍,搶先拿下關門海峽,扼守此咽喉!”
“彼輩援兵,欲渡海而來,必先強攻我據守之關門!”
賈玌眼中寒芒一閃,嘴角勾起一絲極淡的弧度:
“屆時,我軍據雄關,以逸待勞。倭寇遠來疲憊,倉促搶灘......此乃天賜良機,聚殲其援兵於灘頭!”
他目光抬起,投向北方,仿佛穿透雨幕,直抵倭寇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