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可耕種的良田多了,收成自然也多了。
但有政策,下有對策。
但畫麵一轉,收稅的差吏卻要求耕種的農戶,將量器裡的糧食堆尖。
再用力一踢量器,將糧食震出。
差吏們將其稱為自然損耗,將其私吞。
如此一斛斛操作,本來產量就不高的糧食,又付出了許多。
畫麵又一轉到衙門內,隻見一群官員相聚在一起。
“此地可提報為荒田,所獲得的稅糧照舊分賬?”
“如此甚好。”
“此地為張家之地,那邊讓我等將這一部分良田上報為寺廟用地,以免除糧稅,諸位怎麼看?”
“可。”
之後還有的畫麵是謊報士兵人數,冒領軍糧。
監守自盜,將糧食借用富戶,收取高額利息。
謊報漕運損耗,加以私賣……
更有甚者,是將應征的糧稅分到絕戶或貧民名下,讓地主少交稅。
差額被官員賺去,這將許多貧戶活生生逼到了絕路上……
有人被強收不屬於他們的糧稅後,而活活餓死。
……
這些手法幾乎是屢見不鮮,幾乎每一個朝代都存在。
但親眼所見的朱元璋卻是十分暴怒!
多個朝代的帝王,百姓都看著。
這讓好不容易得意一次的朱元璋,隻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痛!
這些貪官汙吏是在打他的臉啊!
【朱元璋:這是哪個地方的官員,真是該死,不僅吸取民脂民膏,還各種欺上瞞下,一層層下來,貪墨如此多的糧食,還謊報災情!咱要把你們這些禍害百姓的貪官都殺了!都殺了!】
【馬秀英:陛下,你忘了嗎?這是去年浙西的事件,你已經把主要涉事人員都殺了,這些小官吏你沒見過也正常。】
當時如果不是她攔著,考慮到大明基業剛建立沒多少年,怕是重八會將所有涉事人員都殺了。
儘管如此,去年也殺了很多人。
下一秒,畫麵裡呈現出來的就是朱元璋坐在奉天殿內。
一道道處死貪官汙吏的命令分發到各地。
一時間人頭滾滾,百官們噤若寒蟬。
許多貪汙腐敗之事得到遏製!
【朱元璋:這些人不殺乾淨怕是不行,妹子,你也看到了,從上到下都在貪,都在官官維護,有多少百姓被他們逼得食不飽腹,家破人亡?!】
【朱元璋:重審此案,今日起,凡貪墨之物,價值達到六十兩者,全部處死,剝皮實草。】
這本該是馬皇後死後才會出現的政令,現在卻提前了。
【李世民:貪汙腐敗之事,自古有之,不過這些貪墨的官員,似乎有些多了。】
【多爾袞:明朝官員俸祿太低了,朱元璋太過苛待各地官員,清廉一點的官員,甚至想稍微過的好一點,都十分困難,這也是大明注定滅亡的原因之一。】
【朱元璋:咱給他們官做,讓他們吃飽穿暖,他們不感激咱,還敢貪墨百姓的糧食?這做的什麼官?這還是咱的不是了?】
【多爾袞:若無榮華富貴,誰能儘心儘力辦事?多年苦讀,換來綿薄俸祿,有多少人能如此高尚?!】
【朱元璋:都是貪官的狡辯,咱又沒餓著他們,當官不做事,那當什麼官?】
【趙匡胤:六十兩就處死?這是不是有些過了?小貪適當懲戒一番就足矣了吧。】
【李世民:確實有些過了……】
他們自然也討厭貪官,但能當官的人,家裡誰沒點勢力。
有的甚至是勢力,如此嚴苛的律令落實下去。
恐怕很多臣子都會變得如同驚弓之鳥一般。
不過他們也影響不了朱元璋的決定。
【朱元璋:貪官就該死,當初要是沒有那些貪官,咱的大哥,父母能被活活餓死嗎?】
【嬴政:不錯!貪官汙吏就該死!目前來看,雖有貪官汙吏,但後世之君以雷霆手段掃除貪官,加上水利的興修,開墾了許多荒田,糧食產量顯著提升,倒也在情理之中。】
朱元璋微微愣了一下,沒想到這時候最支持自己做法的。
竟然會是這位暴君!
【李世民:不知大明王朝有多少人口?人口越多,一般來說,耕種者也會更多吧。】
【朱元璋:大元戰亂後,目前登記在冊的人口近六千萬,加上戰亂時流失,難以統計的人口,應當有六千五百萬到七千萬之間。】
【嬴政:後世竟有如此多的人口!我大秦也不過兩千八百萬人口左右。】
【糧食排行榜第三王朝播放完畢,直接間接從事農業生產者占總人口百分之九十。】
【總結:耕地麵積增加,屯田製推廣,雙季水稻推廣普及,大力懲治腐敗,輕徭薄賦……糧食年總產量約為1.1億噸。】